
盖世汽车讯 7月25日,小米汽车发布消息称,自8月1日零时起,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将下架部分配置选项。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小米汽车表示,做出这一调整是为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交付效率,可能会给部分用户带来不便并深表歉意。公司还承诺挖掘产能潜力,缩短消费者提车等待时间。被调整的配置包括两款车漆颜色、两种内饰配色以及特定轮毂等,像熔岩橙与寒武岩灰车漆在年轻群体中较受欢迎,曜石黑与银河灰内饰是高端车型个性化选择,20英寸五辐花瓣轮毂也受消费者青睐。同时珍珠白米型轮毂搭配规则受限。此次调整生效时间恰逢小米YU7首销权益截止日前夕,引发诸多市场解读。小米汽车官方解释是为了加速车辆交付。对于已购车主担忧的售后维修问题,小米表示已交付和已选配下定车辆的备件供应不受影响。小米汽车上市9个月交付量超13.5万辆,锁单量达24.8万辆。此次配置调整对提升交付量可能有较大帮助。新造车势力在产品策略上更灵活,小米此次调整或许是对行业经验的借鉴和自身产能问题的应对。这是小米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策略做出的调整。希望小米汽车能为用户提供更好产品和体验,获得更好发展。信息来源于官方,以官方为准。

盖世汽车讯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开启欧洲出差之旅,其间在德国慕尼黑试驾了小米SU7 Ultra。这一车型意义非凡,是小米在欧洲上牌的首辆实验车,车牌号为“M SU7088E”,“M”代表小米,“SU7”为车型名。黄色的车配上白色车牌,很多网友觉得外观更美观大气。对于小米汽车出海一事,卢伟冰曾在小米2024年业绩会上有所回应。他强调要先稳固中国市场,小米汽车目前正在开展出海相关的筹备工作。他指出汽车出海的复杂程度超出小米的预想,2027年才会是小米汽车出海的起始之年。在他的理念里,小米的战略必须是先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毕竟作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如果在本国市场都无法占据有利地位,进军海外市场将会困难重重。而且出海前期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因为汽车出海涉及各国产品的适配、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考量。

盖世汽车讯 小米YU7销量的上升表明碳纤维在汽车应用上的突破,这一突破是碳纤维产业链协同效应的结果。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成熟,成本下降,市场需求增长,碳纤维得以广泛应用。在碳纤维工业化推广中,加工成型环节是瓶颈也是突破方向。HRC作为先锋企业,凭借技术、设备和经验引领变革。碳纤维在高端工业领域地位重要,虽有政策支持,但传统工艺限制了规模化应用。HRC通过梳理研发关键节点等,提升了多个方面的能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月销万辆级车型热固性碳纤维零部件量产配套企业,为中端车型应用提供可能。HRC推进热固性零部件在更多车型中的应用,内外饰件和结构件的多个产品已达万件级月生产能力。同时聚焦热塑量产工艺研发,提供多种热塑性标准产品快速量产服务,形成了完整工艺布局,推动碳纤维走向大众消费市场。HRC构建了“高空 - 地面 - 低空”的应用布局,在汽车、航空等多领域发挥优势,参与众多项目。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存在结构挑战,HRC集结专家团队,填补研发生产多环节空白,在回收再利用领域以开创性技术和商业模式获肯定,推动绿色转型。在新材料发展浪潮中,中国品牌不断创新,HRC既是践行者也是赋能者,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前沿。

盖世汽车讯 7月2日晚,小米的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直播间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小米当前没有涉足自行车和摩托车领域的计划。这一表态明确了小米在业务拓展方向上的一个界限。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小米在众多领域都有布局,比如手机、智能家居等,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自行车和摩托车产业有着其独特的市场特性、技术要求和消费群体。小米可能考虑到自身的资源分配、技术储备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才做出这样的决定。这也让外界更加清晰地了解小米未来业务的发展走向,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能依据这个信息来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决策。

盖世汽车讯 小米汽车在6月30日晚的答网友问中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其中,小米SU7 Pro、Max以及小米SU7 Ultra预计在7月下旬开始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辅助驾驶功能,这无疑是这些车型用户所期待的一项升级。同时,此次答问还涉及小米YU7的诸多方面。小米YU7有多种轮毂轮胎组合,其CLTC续航里程因组合不同而有所差异,能满足用户在续航、静音、舒适和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在离地间隙方面,小米YU7标准版为185mm,Pro版和Max版搭载闭式双腔空气弹簧系统,离地间隙范围在147mm - 222mm,支持5挡高度调节且总调节范围达75mm,还可快速调节悬架刚度,高低刚度差超40%,既能保证通过性又能调节底盘舒适度。另外,小米YU7试驾车已到全国各展厅,但试驾需求火爆,建议先与销售顾问预约试驾时间,少数门店虽可能接待临时试驾请求,但可能需长时间等待。

盖世汽车讯6月26日晚间,小米正式推出了小米SU7Ultra纽北限量版。这款车定价81.49万元,永久全球限量100台,2025版限量10台。在外观上,它配备了赛道专业套装、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大尾翼等,尽显独特与高性能。车内座椅搭配碳纤维赛车座椅和赛用六点式安全带,还绣有纽北官方授权logo,内饰设计独具匠心。小米SU7Ultra纽北限量版的发布,无疑为汽车市场增添了一款极具魅力的车型,吸引着众多车迷的目光。据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车型数据库显示,小米旗下拥有SU7车型。盖世汽车是领先的汽车产业大数据分析、信息洞察和供应链配套对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汽车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前沿资讯、车企及配套供应链供应商企业详情战略洞察、全球汽车车型配置参数查询、全球汽车产量销量产能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包含未来7年趋势预测)、中国汽车电气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配置市场分析(配置产品渗透率、配套供应商及市场份额数据)、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报告定制化咨询、车企配套对接、品牌推广。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涵盖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概览、300多个品牌、7500款智能电动车型、18万家国内外配套供应商及车企信息(如营收、战略、产品、客户、工厂布局、财报及专利等深层数据),支持个性对比。依托全球共创、AI大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应用,为企业经营分析、业务布局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全球汽车企业业务布局全球化,品牌战略国际化。欢迎登录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autodata.gasgoo.com),即刻开启新篇章!

盖世汽车讯近日,媒体发布了5月及1-5月起售价20万以上新能源车型(不包括进口车)的销量情况。在1-5月的累计销量中,特斯拉ModelY以127737辆位居榜首,小米SU7以124508辆紧随其后,理想L6以81262辆位列第三。特斯拉Model3和问界M9分别以75490辆和48037辆的成绩排名第四和第五。5月单月销量方面,小米SU7凭借创新设计与智能体验,以25658辆的销量夺得榜首,特斯拉ModelY则以25103辆的销量位居第二。购买20万元以上车型的用户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尝鲜者”对新技术充满热情,乐于尝新,如选择小米SU7的用户;“品牌追随者”认可品牌理念,信赖品牌质量与实力,像选择特斯拉ModelY的用户;“家庭优先者”更注重车辆的空间实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理想L6。盖世汽车是领先的汽车产业大数据分析、信息洞察和供应链配套对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汽车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前沿资讯、车企及配套供应链供应商企业详情战略洞察、全球汽车车型配置参数查询、全球汽车产量销量产能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包含未来7年趋势预测)、中国汽车电气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配置市场分析(配置产品渗透率、配套供应商及市场份额数据)、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报告定制化咨询、车企配套对接、品牌推广。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涵盖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概览、300多个品牌、7500款智能电动车型、18万家国内外配套供应商及车企信息(如营收、战略、产品、客户、工厂布局、财报及专利等深层数据),支持个性对比。依托全球共创、AI大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应用,为企业经营分析、业务布局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全球汽车企业业务布局全球化,品牌战略国际化。欢迎登录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autodata.gasgoo.com),即刻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