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2024年巨亏46亿:光伏寒冬下龙头的困局与突围战

  2025年4月24日晚间,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披露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降14.02%;归母净利润亏损46.5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166.14%。这是公司自2019年重组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折射出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残酷现实。

  财报显示,晶澳科技2024年电池组件出货量达79.45GW(含自用),同比增长约40%,稳居全球前三。然而,量增并未带来利润增长——公司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仅为4.82%,较2023年暴跌13.46个百分点。境内市场毛利率低至-7.98%,欧洲市场为-3.51%,仅美洲市场维持31.43%的高毛利。

  价格战是吞噬利润的“元凶”。据索比咨询数据,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最低跌至0.65元/W,较2023年均价腰斩,直接击穿多数企业成本线。晶澳科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29亿元,占净亏损的71.49%,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占比较大,凸显产能扩张与市场失衡的矛盾。

  尽管晶澳科技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为正(33.47亿元),但同比骤降73.04%。公司短期借款激增至84.98亿元,同比增幅达768%,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4.74%,创历史新高。

  在资金压力下,晶澳科技选择加速海外布局。2024年末,公司宣布投资近40亿元建设阿曼年产6GW高效电池和3GW组件项目,试图通过“再全球化”对冲贸易风险。

  晶澳科技的困境并非孤例。2024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均预亏超70亿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70%。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硅片、电池、组件落地产能均超1100GW,远超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供需失衡导致全行业陷入“增量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面对行业寒冬,晶澳科技提出“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三大战略。一方面,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补充海外产能建设资金,降低重资产投入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布局储能、BIPV等新兴领域,试图构建“光伏+储能+能源管理”的生态闭环。

  然而,短期来看,晶澳科技仍需直面现金流紧张、产能利用率不足、技术路线竞争等挑战。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拉开帷幕,唯有技术领先、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布局兼具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晶澳科技2024年巨亏46亿:光伏寒冬下龙头的困局与突围战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