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防控风险为永恒主题,以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关键,加快推动改革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集团经营管理保持稳中有进。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截至2025年3月末,集团资产总额35.9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4%;负债总额33.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4%,业务规模平稳增加。实现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税后利润586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544亿元,财务效益保持稳健。净息差1.2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66%,净资产收益率(ROE)9.09%,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26.17%,主要指标保持合理区间。
全力支持扩内需促消费。围绕消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出台《中国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持续推进“万千百亿”惠民行动,深耕客户家装、家具、家电等场景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非房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7.62%。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1+N”方案体系,实现对各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措施全覆盖。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2,226亿元,增幅7.46%。支持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2,624亿元,增速10.49%。持续加大涉农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696亿元。重点帮扶县域机构贷款较年初增长5.63%。助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累计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59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其中多家客户在中银证券开立专用证券账户,集团内联动效果显著。扎实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业务。与全国18个试点城市全面达成基金合作意向,在7个城市设立9只股权投资试点基金,认缴规模合计79亿元。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房贷投放力度,一季度贷款投放量同比增长13.45%。
科技金融方面,持续提升产品服务适配性。截至2025年3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5,702亿元,增速29.82%。授信客户达到11.33万户,较年初增长10.04%。“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综合化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资金超过7,200亿元。绿色金融方面,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超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0%。承销境内外绿债发行规模分别蝉联银行间市场第一、中资同业第一。在全国碳市场购买首批签发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普惠金融方面,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7.63%、38.07%,惠及165万普惠型小微企业市场主体。为超过4.4万户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6,500亿元。养老金融方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服务体系。发行“中银·中铁银通第三代社保卡”,实现国内首创社保卡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功能。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上线。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企业年金托管资金规模位居市场前列,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2万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余额领跑同业。数字金融方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完成10家试点分行推广应用数字化营销平台,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9,856万户,同比增长9.38%,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持续巩固全球化优势、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丰富境外机构产品服务,高质高效支持“走出去”“引进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积极助力强大货币建设及多双边经贸合作。以提升区域总部管理质效和完善区域协同机制为抓手,突出布局重点,加大资源投入,打造区域竞争优势。推动实施并动态优化境外机构差异化发展策略,增强境外机构市场竞争力。提升稳外贸、稳外资服务质效。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量同比增长21.66%,保持同业领先。持续优化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体系,跨境电商结算规模同比增长约39.58%。跨境保函、跨境现金管理等特色业务均居同业首位。积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熊猫债承销、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跨境托管、境外托管等业务市场份额稳居中资同业第一。境外投资者覆盖扩面提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触达比率有效提高。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27.95%,份额保持市场首位。CIPS间参行数量保持同业第一,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4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6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境外商行经营业绩增长良好,对集团利润贡献度进一步提高。提升综合化经营质效。强化集团协同联动,落地债转股、金融租赁、投资银行、股权投资等重点联动项目,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坚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提高全覆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前瞻研判与应对,完善信用风险监控预警体系,提升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内控合规管理能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操作风险常态化长效化治理,夯实案件风险防控基础。强化境外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合规管理质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力度,量质并重提升处置成效。截至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1.25%,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197.97%。资本充足率17.98%,风险抵补合理充足。
强化科技基础底座支撑。持续推进数据“颗粒归仓”工程,累计完成超6,000个数据标签加工,有效支持精准营销、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加快推进内蒙古和林格尔、安徽合肥科技园区建设,完善“四地多中心”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公共基础能力建设。新建信用风险管理组件,持续丰富营销与销售管理、客户权益管理、客户管理与维护等公共能力组件数字化营销功能,助力提升个性化客户服务能力。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持续深化人工智能、隐私计算、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已部署DeepSeek R1模型,持续提升数智化水平。赋能业务发展转型升级。重检发布数字金融行动方案,强化赋能“五篇大文章”举措。加强全球化、综合化科技支持,推进“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科技方案任务落实,切实提高全球化、综合化科技能力。
中国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挺膺担当、务实笃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决巩固特色优势、坚定守牢风险底线,不断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全行经营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金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