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产权”遇到“ABS”:一纸证书变为中小企业现金流

提到“知识产权”一般你会想到的是什么?发明专利、版权…..在传统认知里,知识产权常被归类为企业账面上的 “沉睡资产”——尽管蕴含巨大的创新潜能与市场价值,却常因难以迅速兑现为流动资金而受限。

但如今,在深圳科技园,科技型初创企业可通过发明专利获取创业资金;在西南山丽湖国际科教城,高校科研团队的专利正通过证券化转化为创业资金;罗湖的中小设计企业甚至仅凭版权便能获得低至2.98%成本的融资……知识产权不再是“一纸证书”,更是能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的“价值载体”,这一转变的背后正是“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力量。

所谓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实现融资的创新方式。相较传统证券化产品,其核心特点在于基础资产不再是实物资产,而是无形的知识产权。通俗地讲,知识产权证券化就是将知识变现,让专利变成经济收益,突破了传统信贷融资期限短、规模小、融资成本高的局限。

从“一纸证书” 到 “流通证券”,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背后,是政策和市场多方机构合力积极探索的成果。

金融“活水”为园区科技小草“精准灌溉”

在深圳众多科技园区内,有不少科技型初创企业,他们往往具备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特点,知识产权几乎是他们最值钱的“家当”,但“无形财富”空有估值却难解资金周转之急,在需要资金扩大规模或研发投入的关键时期,这些初创企业往往捉襟见肘。

2025年4月21日,全国首单“园区专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深圳市知识产权12号-高新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园区中小微企业支持)”成功发行,该产品由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高新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共同指导与支持,由平安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

本次发行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将园区企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打包发行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资产支持证券),为企业开辟全新融资渠道。此外,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资助补贴以及深高新投降息降费政策的双重助力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大幅降低,降至最低2.45%/年,有效破解了园区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创新发展。

据平安证券投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起,平安证券就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号召,与深高新投推出了全国首单小额贷款债权知识产权ABS产品“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产品发行规模1.24亿元,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首单知识产权ABS,标志着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圳模式”的创建。

此后该模式在全国迅速推广,2019年至今,全国知识产权ABS累计发行规模达232.45亿元,其中平安证券发行规模为49.64亿元,市场占比21.36%,位居第一。“如今我们与深高新投的合作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从前端材料准备到监管沟通及申报,1个月左右便可完成一次发行。”此外,通过在产品层面设置超额利差,以及深高新投给底层企业提供担保等方式,项目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

为高校科技成果插上“金融”翅膀

深圳南山区西丽湖附近交通便利、环境幽雅,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及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名校集群于此,周边涌现出诸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但除早期创投机构外,极少有金融资本进入科研转化阶段的产业领域。

为了向高校及科研机构下属企业的发展输血赋能,2021年11月,“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高新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由此创设,该项目发行人为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信方为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平安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

作为全国首单专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该项目联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入池的10家企业均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高校院办企业或高校教职工持股企业,项目总融资规模达2000万元,加上南山区政府政策性支持和高新投费率优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至2.98%/年,推动了高校高价值知识产权在企业实现产业落地应用。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探索。南方科技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等优势,共同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为深圳“双区”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证券化“深圳模式”先行先试

深圳罗湖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国际、开放、包容的创作氛围,滋养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罗湖区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但此类企业多为内容生产型企业,创意设计能力强,拥有众多版权、专利等知识产权,却受限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抵押物,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021年期间,为帮助罗湖区部分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的企业渡过难关,同年2月,“罗湖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版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发行规模1亿元,是全国首单以版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入池企业包括15家辖区内的优质文创企业,横跨文化、设计、旅游、珠宝等多个行业,基础资产质押的知识产权共计21项,其中版权13项、发明1项、实用新型3项、外观4项。

其中,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借助专项计划获得了2500万元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仅为2.98%。“传统的贷款都需要抵押物,没想到这次单凭版权,我们就获得了融资支持,在特殊时期,这一支持给了我们这种旅游企业在逆境中发展的信心。”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知识产权证券化拓宽了文创企业的融资渠道,也体现了市场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肯定,对文创产业来说是很大的支持,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广。”

据悉,本次专项计划由高新投小贷公司向借款企业发放贷款,高新投融资担保公司为该贷款提供增信,借款企业或其关联方以其持有的知识产权向高新投小贷公司提供质押。作为该项目的计划管理人,据平安证券投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产品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此外,该项目也获得了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年度最佳知识产权创新服务案例奖。

在深圳各区及市级政府政策优惠的支持下,六年期间,平安证券与深高新投紧密合作,陆续推出了多支知识产权ABS产品:深圳首期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ABS、国内首单“专精特新”专场知识产权ABS、大湾区首个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针对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ABS)产品的创新实践价值,平安证券投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知识产权ABS的运作,不仅丰富了市场的多元化产品谱系,更能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盘活知识产权资产,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惠及科技创新企业,切实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要义。”

一个专利、一项版权、一份设计,都可能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让创新驱动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核动力”。这或许就是知识产权在当代最动人的注脚——它不仅是创新的“保护伞”,更是发展的“推进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当“知识产权”遇到“ABS”:一纸证书变为中小企业现金流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