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5月2日,据交通运输部消息,劳动节假期第2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9130.0万人次,环比下降12.5%,同比(劳动节假期第2日,下同)增长3.0%。其中:
铁路客运量预计1930万人次,环比下降16.5%,同比增长9.7%。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26784万人次,环比下降12.4%,同比增长2.3%。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3454万人次,环比下降12.5%,同比增长4.0%;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23330万人次,环比下降12.3%,同比增长2.0%。
水路客运量预计200.0万人次,环比增长21.3%,同比增长39.5%。
民航客运量预计216.0万人次,环比下降7.5%,同比增长16.0%。
5月1日(劳动节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271.4万人次,环比增长56.0%,同比(劳动节假期第1日,下同)增长6.2%。其中:
铁路客运量2311.9万人次,环比增长26.2%,同比增长11.7%。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0561万人次,环比增长59.3%,同比增长4.7%。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948万人次,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3.9%;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6613万人次,环比增长70.5%,同比增长4.8%。
水路客运量164.9万人次,环比增长99.1%,同比增长87.5%。
民航客运量233.6万人次,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8.9%。
今年“五一”假期,长江干线水上旅游持续火爆,5月1日,长江重庆、宜昌、武汉、宜宾、荆州、九江、芜湖等地城市夜游、两江游旅客达6.6万人次,同比增长52.5%,监管压力骤增,长江海事局为有效应对水上客运高峰,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对客流量较大的重点客(渡)运航线、夜游航线和热门旅游观光航线等实施专人专艇现场驻守。运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可视长江”、VTS等信息化手段,对夜游船动态实施监控,重点加强夜间交通组织,规范航行行为,有效降低夜游船与过往船舶碰撞风险。针对重庆、宜昌、武汉城市夜游火热的情况,制定实施分级包保、蹲点驻守等机制,在省际旅游客船始发地选派42名海事执法人员对42艘、68个航次省际旅游客船开展全时段随船跟航监管。在全线部署1600余名现场执法人员、198艘海巡艇和64架无人机,全天候应急待命。协调370余艘拖轮、工程船、打捞船等应急力量现场驻守、值班备勤,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快速有效。
为方便市民赴虹桥枢纽接送旅客,假期期间,虹桥枢纽周边1公里内虹桥天地、虹桥天街、虹桥汇等5家商业和办公楼的停车场每天21点至次日6点向社会车辆提供免费停车2小时的服务。同时,上海交通运输部门对本市高速公路24个易拥堵点位、8个易拥堵收费站进行重点部署,采取“一路一方案”“一站一方案”措施,针对性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采取加派收费员、开足收费车道、加快ETC特情处理、设置小客车快速通道等措施缓解道口拥堵;强化信息引导,利用情报板、指示标识及现场指挥引导车流有序通行;做好应急物资保障、提前部署应急车辆、做好人员值班安排,保障及时排堵、服务到位。
江苏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全国首个高速“移动充电航母”示范项目,正式在京沪高速公路平桥服务区投入使用。“移动充电航母”项目最大电量可支持8车同时充电。一次携带3600度电,电量是普通移动充电车的20倍,能满足100台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单枪充电效率最高可达120千瓦,充电速度相比普通充电桩提升了一倍。该项目电能来自平桥服务区20公里外光储充电站,初步测算,平均私家车每次充电可减少39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安徽交通运输部门全天候利用“皖美高速大脑”平台,采取“线上实时监测,线下及时调度”的模式,动态汇集全路网动态信息,重点监测主要城市周边、景区周边、省界干线、桥隧长坡等车流相对集中和改扩建施工、事故易发路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度干预,持续提升路网运行监测水平和调度处置能力。G50沪渝高速宣广枢纽节前完成“应急车道动态引导系统”提升建设,新增智慧综合标及大尺寸显示屏,实现监控、广播等一体集成,有效提升出行服务效率。探索应用无人机巡查、导航协同等技术手段,为路网管控提供“地+空+网”的立体保障。
责任编辑: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