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稷下谈金
去年炒金热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业内资深人士,怎样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金条,对方给我指了两条路:
中国黄金的官方门店,因为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价格相对于其他品牌要便宜一些,但是官方门店并不多,数量庞大的加盟店你根本无法辨别质量、克重,不过市中心最大的那个CBD里面一般都是官方店,不太可能放给加盟;
四大行购买,价格可能相比中国黄金能每克再便宜个几块钱,而且国有银行金条入库出库流程复杂,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做假的难度,还不如直接抢银行。
最后人家告诉我,如果真的要买金条,还是建议去四大行买。
但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四大行买到假金条这样的新闻,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大的可能还是被掉包了。
这种掉包,很有可能是家人掉包,也有可能是打金店掉包。
我见过一些家庭纠纷,结婚时候给女方买的三金首饰,放在柜子里最后不见了,或者变成了假的,家里没有门锁被撬的痕迹,更没什么外人来过,但金首饰就这么没了。
其实最大的嫌疑人,是那些不想给儿媳妇花钱的婆婆,或者在外面欠了赌债的丈夫。
永远不要用钱来考验人性。
这几天,工行南翔支行的事炒的很火,有人自称从工行买到了假金条,剪开之后发现是包了一层金的纯假。
网友呢对工行一顿口诛笔伐,一致认为就是工行在卖假金条,而且说着说着各种阴谋论都出来了,从一块假金条上升到工行都是假金条,再到四大行都是假金条。
这一看就是一群不懂行的人在瞎起哄。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条造假,他就不是这个流程。
银行再傻,也不会傻到用金包一层铁就往外卖,先别说别的,那质量和密度就不一样,碰到稍微懂行的就露馅了。
教教你们,金条造假的流程。
核心思想就是掺假,也就是用那些和黄金看上去样子差不多,密度差不多,单价便宜很多的材质,熔炼过程中按比例掺假,就算你用精确仪器,检测上也有难度。
之前有个视频,竟然还被传播了数百万次,说现在很多金条掺假,用的是铱代替黄金。
拜托,你们要不要看看铱多少钱一克?
980一克,比黄金还贵,用这个掺假黄金,是亏钱还是赚钱?
现在黄金掺假,都是用铼。那玩意只有用光谱仪才能检测出来。
你去随便找一个黄金行业从业者,跟他们说从工行买到了金包铁或者金包银,他们只会笑话你。工行日赚10亿,品牌价值6千亿,他会看得上金包银那点造假收入吗。
其实从目前来看,假消息的可能性很大,或者是被调包了。
但是网友不愿意相信工行是无辜的,在很多人心目中,为富就一定是不仁的,你有钱,你赚钱多,那你一定是通过坑蒙拐骗的方式赚的。
否则,我种地为什么不能日入十亿。
就像很多人潜意识中认为,百年前的地主阶级都是黄世仁,都是南天霸,洪洞县里无好人。
所以就算工行金条是真的,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假的,反正他们从来也不买金条。
这几年,经济转型,银行业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房贷利率从6%降到了4%,降低的这2%可是银行实实在在的长期优质利润,四大行的一个地市级分行,房贷余额可能就要过百亿,2%的让利要让银行少赚多少钱,没有人计算过。
赚钱难,上面说,银行人不能收入太高,于是有了各家银行的降本增效,大面积降薪。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上市银行的高管们年入百万,可没有想过,大多数银行基层员工的年收入水平达不到12万,也就刚刚够养家糊口。
那你又要问了,凭什么我们月薪两三千,银行人要月薪过万。
这个问题问得好,就凭现在大多数考进银行的那些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班里前几名,熬灯苦学十二年十五年,有的还花费了数十万上百万出国留学。
就凭你们睡觉的时候,人家在学习;你们谈恋爱的时候,人家在学习,你们打游戏的时候,人家也在学习。
十二万多吗?银行员工早点六七点就去接柜,晚上开会培训学习动辄到八九点,中午柜员吃口饭上个厕所在储户眼里都是有罪的。
要不让键盘侠们来干干试试?
“售假黄金”这个事,你要说是村镇银行干的,还有点可信度,说不准是哪个还不上钱的领导自己掉包了,但你要说是四大行的官方行为,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人家真不差这点钱,如果真有能力掉包,那都不可能拿到柜台上卖,直接神不知鬼不觉的平账了。
责任编辑:王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