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欧盟,批评欧盟“迫使”制药公司限制其所在地区的药品价格,致使这些公司提升药品在美售价以保持利润。
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制药商“自愿”降低美国药品价格,使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价格保持一致。
行政令中称,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应在30天内将经过各部门协商后的“最惠国价格目标”告知制药商,“使美国患者支付的药品价格与发达国家水平保持一致”。如果制药商不能接受,特朗普政府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特朗普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希望药品价格下降59%至80%,甚至达到90%。他还表示,如果“最惠国价格”的实施未能取得明显进展,将加大低价药品的进口,并对相关制药公司开展调查。
虽然行政令并未点名,但特朗普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欧盟,批评欧盟“迫使”制药公司限制其所在地区的药品价格,致使这些公司提升药品在美售价以保持利润。
目前欧盟和美国正在进行贸易谈判。欧盟当地时间5月8日公布对美关税反制清单,显示如果欧美贸易谈判破裂,欧盟计划对美国输欧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乃至农产品、酒类等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就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的产品清单展开公众咨询。
制药行业松了口气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行政令并未援引任何明显的法律依据来强制降低药品价格。
范德堡大学研究药品定价的卫生政策教授杜塞齐纳(Stacie Dusetzina)表示,除非采取更实质性的行动,“否则我预计药品价格近期不会下降。”哈佛医学院研究药品政策教授萨帕特瓦里 (Ameet Sarpatwari) 表示:“这项行政命令不像是认真尝试发起的一项政策变革。”
特朗普目前的表态也让制药行业松了一口气。美国投行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在报告中称:“情况好于预期(Better than feared)。”
在盘前交易中下跌的制药股股价随后出现反弹。默克股价周一上涨6%。辉瑞股价收盘上涨近4%。小型生物科技股指数上涨4%。
但一些欧洲药企已经感受到压力。此前欧洲制药企业已经纷纷宣布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试图抵御关税威胁。
罗氏(Roche)本周表示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 ,诺华已承诺投资230亿美元用于制造和研发,美国制药商强生和礼来均承诺进行大规模投资。赛诺菲尚未宣布任何大规模的美国投资。
一位欧盟官员表示,与制药行业的对话“仍在进行中”。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则敦促欧洲企业暂停对美国的投资,因为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对关税作出回应。
一位爱尔兰制药业人士表示,特朗普这些言论“对于爱尔兰制药业来说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最近发生的关税事件之后”。另一位人士表示,美国限制药品定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该行业利润下降,并称“利润下降意味着对爱尔兰的投资减少、研究资金减少以及公司税减少”。
如何应对?
由于担心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制药商们近几个月来一直在提前囤积药品。
美国商务部5月6日发布的3月美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显示,当月美国进口药物制剂(pharmaceutical products)总额超500亿美元,约等于去年进口总额的20%。今年第一季度,美国进口药物制剂10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几乎翻番。
多家欧洲制药商也表示已经囤积库存。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布尔拉(Albert Bourla)在财报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每月都在增加库存,以确保“处于有利地位”。默克公司上个月表示,对于主要在爱尔兰生产的抗癌“明星药物”可瑞达(Keytruda),该公司已经在美国储备了足以供应到年底的库存。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美国经济学家马丁(Matthew Martin)表示,除了爱尔兰和其他欧盟国家外,受预期药品进口税影响最大的国家还包括新加坡和瑞士。
此外,欧洲制药商也有要求欧盟放松药品价格管制的呼声。
总部位于瑞士诺华集团(Novartis)首席执行官纳拉辛汉 (Vas Narasimhan) 和法国制药企业赛诺菲首席执行官哈德森 (Paul Hudson) 此前对媒体表示,欧洲对药品的价格管控和紧缩措施降低了欧洲市场的吸引力,“欧洲正在惩罚创新”。
在信中,他们建议欧盟实施统一的药品定价方案,对药品或“新适应症”的价值进行充分评估,并为成员国设定价格基准。该基准应处于“美国药品净价区间范围内”,并通过向成员国提供返利(rebates)进行动态调整。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