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EMONEY研究室
新网银行已迎来第五任掌舵人。随着原董事长王航离任,拥有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复合背景的朱韬拟任董事长,其任职资格正待监管核准。
2024年报显示,该行在总资产突破1036亿元的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19.7%至8.11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对公贷款三年涨397%的背面,对公存款同期流失28.4%,存贷业务存在结构失衡。新掌门能否带领这家“数字普惠银行”走出业绩增长困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业绩坐“过山车”
去年净利润下滑19%
2024年,新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上年的54.88亿元增长16.07%。不过,该行业绩“增收不增利”,2024年实现净利润8.11亿元,相较上年的10.1亿元下降19.7%;此外,其总资产为1036.28亿元,较上年1029.26亿元微增0.68%。
新网银行业绩数据,源自银行年报(下同)
进一步分析新网银行近三年业绩可以发现,该行业绩表现并不平稳。
2022年、2023年、2024年,新网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44亿元、54.89亿元、63.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98%、50.60%、16.08%。在经历了2023年的高速增长后,2024年,该行营收增速有所放缓。
同期,新网银行净利润更是经历“过山车”式变化。2022年—2024年间,该行净利润为6.81亿元、10.10亿元、8.11亿元,同比增长-25.84%、48.48%、-19.70%。
2024年,新网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3年14.56%降至10.54%,创三年新低。
具体分析来看,新网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了16.08%,但同期营业支出为54.3亿元同比增长28.1%,远超营收增速,吞噬利润空间。
针对业绩表现,新网银行回应WEMONEY研究室称,2024年,面对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的外部环境,新网银行坚决贯彻国家政策导向,在经营管理中坚持“长期主义、审慎原则”,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保持资产规模整体恒定。同时,按照更为审慎的标准计提风险拨备,体现了稳健经营的管理理念。
事实上,新网银行业绩下滑也连累了股东收益。红旗连锁在财报中表示,受银行业利率下行,息差收窄影响,公司对新网银行的投资在报告期累计确认收益1.22亿元,较上年度减少近0.3亿元,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公贷款猛增
对公存款流失
从新网银行业务结构来看,其产品包括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服务对象多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消费者。
进一步分析贷款结构,新网银行近年来对公贷款增长迅猛。从2022年31.8亿飙升至2024年158亿,2024年同比增速达11.3%,2023年同比增速更是高达346%。
与此同时,该行零售贷款增长失速。2024年零售贷款仅微增0.7%,增速较2023年的2.2%进一步放缓。
在资产端,新网银行对公存款呈现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183.0亿元降至2024年的131.0亿。其中,2024年对公存款降幅超20%。而同期零售存款则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新网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2022年—2024年近三年不良率为1.73%、1.71%、1.69%。
八年五任董事长
资产千亿后不再只追求规模增长
新网银行于2016年12月28日开业,注册资本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是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
成立八年来,该行已历经五任董事长,分别是刘永好、王航、江海、王航、朱韬。
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为新网银行首任董事长,主导银行筹建工作。此后,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接替刘永好推动银行早期发展,后因工作原因辞职。在2019年到2020年间,江海代行董事长职责,现任副董事长兼行长,主导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布局。
2020年4月,王航再次回归董事长职位,任期覆盖新网银行资产规模突破千亿的关键阶段。王航两次担任董事长期间,新网银行经历了从初创期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资产规模从2018年的36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36.29亿元。
据新网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目前朱韬拟任该行董事长,江海为副董事长、行长,曹曾俊、林世伟拟任副董事长,刘永好、雷军等为董事。
朱韬现任新希望集团党委副书记、新希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韬有着北京大学经济管理本科以及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硕士的教育背景,公开履历信息显示,朱韬早年职业生涯集中于中国银行,曾任中国银行浦东分行行长、上海分行副行长、苏州分行行长等职。2014年12月,朱韬从中国银行跳槽加入华瑞银行,是该行首任行长,直至2020年7月,朱韬因“家庭原因”递交辞呈。
朱韬的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核准,但已参与银行战略管理,其“国有大行+民营银行”的复合背景或为新网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对于下一阶段的业务展望,新网银行表示,会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动态调整发展策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网银行表示,坚持“长期主义、审慎原则”,专注于打造“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银行,着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不单纯追求规模增长。
责任编辑: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