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名银行人受到禁业处罚!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截至4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各分支机构)开出727张罚单,涉及商业银行主体超300家,被罚没金额达到5.62亿元(按处罚公告日统计)。

  整体来看,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收到罚单数量较多。今年前4个月,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分别被开出罚单216张、32张和100张,涉及被罚没金额共计约为2.12亿元。国有大型银行共收到罚单203张,涉及金额1.56亿元。股份制银行收到107张罚单,涉及金额1.35亿元。城商银行收到罚单56张,涉及金额423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除了机构层面的处罚,金融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双罚制”,加大了对金融从业人员个人违规处罚的力度。

  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开出1189张个人罚单。这一数字高于机构收到的罚单总数,是由于一张机构违规罚单的多位相关责任人,都会收到警告或被处以相应的罚款。

  87名银行从业人员受到禁业处罚。从公布的处罚原因来看,多数涉及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贷款“三查”不尽职问题,有相当比例涉及员工从事违法活动等内控管理不到位问题。例如一时任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因贷款管理失职被禁止3年从事银行业工作。一股份制银行支行时任公司银行部副经理,因对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问题负直接责任,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20年。

  其中,40名银行业从业人员受到终身禁业处罚,其中管理人员受到重点监督。例如某国有大行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因对该分行员工行为管控不到位问题负直接责任,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一时任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由于对机构违规发放贷款行为负直接责任和直接管理责任,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分析称:“从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处罚特点来看,既处罚违规机构、又处罚相关责任人;既处罚总行,也处罚分支机构。而且,对个人处罚中,针对负有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直接责任人以及经办人员,区别不同岗位性质和责任,分别处以不同的罚金,以及做出限制或禁止相关人员从事金融业务等处罚。这种‘双罚’的方式能更好地增强监管行政处罚的威慑力和针对性,提升处罚的震慑效果,推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勤勉尽职,增强合规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也更加重视内部合规管理。“合规考核已经融入我们的业务KPI考核之中。”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金融风险防范和构建良好金融发展生态,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而监管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个体处罚力度,就是敦促金融从业人员加强个人行为规范约束,对金融从业队伍素质和合规意识、从业规范性提出高要求,也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治理,压实主体责任,培育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的企业文化。

  从罚单中也可以看到,当下内控合规正成为监管重点,金融管理部门正通过穿透式检查揭示金融机构深层次治理问题。在董希淼看来,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坚持合规经营,培育合规文化,引导员工增强合规意识,不断提升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股东、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一)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三)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来源:金融时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87名银行人受到禁业处罚!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