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诺一季度保费降15%,陷“自动续费”投诉漩涡

  来源:燕梳师院

  招商信诺人寿由招商银行和美国信诺集团合资筹建,可谓是铁打的“银行系”险企。背靠这两座大山,保费收入一路高歌猛进。但随着监管环境日益规范化,“银行系”险企面临的生存挑战较为复杂。而招商信诺作为其中一员,亦迎来了短期阵痛。

  01

  一季度保费降15%

  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招商信诺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5.43亿元,同比减少15.01%;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33%

图源: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而母公司招商银行的代理保费收入也遭遇了“滑铁卢”。相关数据显示,招行的代理保险收入达18.26亿元,同比下降27.65%,主要是受保险销量下降影响。而一度依赖银保渠道的招商信诺因此水涨船高。

  据观察,过去八年里,招商信诺人寿每年一季度保费呈上升趋势。追溯过去,从2017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0.66亿元、44.84亿元、49.22亿元、52.92亿元、67.65亿元、94.1亿元、119.26亿元、182.88亿元。今年一季度,却打破了这一持续增长势头。

  因此,对一向追求“开门红”的险企而言,招商信诺的一季报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实际上,在众多“银行系”险企里,招商信诺人寿的成长能力堪称佼佼者。以近年业绩为例,从2020年—2024年,招商信诺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96.61亿元、218.17亿元、265.19亿元、346.46亿元、414.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21%、10.97%、21.55%、30.65%、19.73%。

  相对其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整体失速。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34亿元、11.75亿元、6.74亿元、4.02亿元以及5.36亿元。

  而近年“增收不增利”的“导火索”却是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升。2020年—2024年,公司分别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42.12亿元、162.69亿元、219.57亿元、311.3亿元、381.58亿元。因此,公司营业支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导致盈利增速“开倒车”。

  02

  “自动续费”成众矢之的

  迄今为止,招商信诺频繁被指销售误导行为。20252月,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称,家里老人在2024423日被业务员诱导,在招商信诺人寿投保了两份返还型长期意外险,每月需支付800多元的保费,且后续变为了自动扣费,已累计扣费超过8000元。这些资金是老人务农辛勤劳动节省下来的积蓄,更为讽刺的是,老人对所购买的保险内容一无所知,既不清楚自己投的是什么保险,也不了解如何操作取消自动扣费。直到过年时与家人团聚,才提及此事,家人才发现并立即联系招商信诺人寿沟通,要求退保。然而,面对家属的反馈,保险公司的客服态度敷衍,并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提供的退保方案也极不合理。

  5月,诱导老人的现象再次发生。这位消费者通过黑猫平台投诉称,自己60岁的母亲每月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月收入仅1500余元,却被水滴保的工作人员诱导购买了多份保险产品,其中通过水滴保代理平台购买的就有七份,导致每月自动扣费近5000元,使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其中,招商信诺人寿的保单占据了三份,分别包括两份“水滴璀璨金生2号年金保险”及一份“水滴护盾意外伤害保险(互联网专属)”,合计自动扣费高达34664.6元。电子保单上没有投保人本人的签名,而这位老人也对合同的具体内容并不了解,整个投保过程都是根据保险工作人员的指示进行语音操作和回复的。目前,试图联系招商信诺人寿解决问题却未见成效,且遭遇了相互推诿的情况。

  招商信诺的类似现象频出,反映其在“流量驱动销售”模式下的系统性风险,尤其对老年消费者构成严重威胁。

  03

  “银行系”险企的两极分化

  今年一季度,在人身险公司整体保费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银行系”险企的保险业务收入却反而超过行业整体水平。截至一季度末,十家“银行系”险企保险业务收入累计1962亿元,同比增长4.6%

  整体而言,2025年第一季度,银行系险企的经营情况呈现大多增长但部分承压的分化格局,七成险企呈正增长,三成呈负增长。其中,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工银安盛、招商信诺、中信保诚、中银三星、交银人寿、中荷人寿以及光大人寿的增速分别为9%、24%、15%、7%、-15%、9%、-3%、-3%、15%以及37%,可见招商信诺增速“垫底”。

  在“报行合一”渗透下,又何以逆势增长?

  银行系险企依托母行的客户资源和渠道网络,具有天然的获客优势。比如,招商信诺人寿高度依赖银保端,银保渠道收入占比超过95%。其他银行系险企如农银人寿、交银人寿等通过母行的稳定合作,实现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7%、52%。头部银行系险企凭借母行的品牌信任度和客户黏性,在“报行合一”政策压缩手续费率后,仍能通过深度合作维持业务规模。

  充足的资本支持使这类险企在行业分化中更具扩张潜力。面对保费增长带来的偿付能力压力,银行系险企通过资本补充增强抗风险能力。

  例如,招商信诺人寿于今年3月发行1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96%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报行合一”政策通过限制手续费率以及严控费用超支,抑制了中小险企通过高佣金抢占银保端的行动,因此市场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而银行系险企凭借母行合作深度和品牌影响力,反而成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

  但,在保费增长的追逐中,合规意识往往会被抛诸脑后,容易成为一个“隐性成本”。 合规问题一定常抓不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招商信诺一季度保费降15%,陷“自动续费”投诉漩涡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