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新质生产力 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
5月19日,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分享《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与机遇。
萨克斯教授首先指出,中国在诸多核心技术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成果斐然。自10年前推出“2025中国制造”政策以来,中国在科技发展上取得长足进步,如今已成为全球核心科技领域的佼佼者。2015年,中国政府确立十大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目前在全球绿色和数字科技方面更是扮演着领导者角色,尤其在推动能源转型和生态可持续方面,中国提供的关键低成本高效技术,正是世界应对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挑战所急需的。
谈及中国产能,萨克斯教授强调,中国在生产与科技方面的强大能力正是全球所需。以太阳能模组为例,中国每年产能超过1000GWh,为全球太阳能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美国和欧洲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全球对绿色和数字科技需求巨大,中国产能不仅不过剩,反而至关重要。
在推动与世界接轨方面,萨克斯教授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推出十年间,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使用21世纪最先进绿色和数字科技的机会。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及金融创新,为这些国家提供融资,推动中国产能走向世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融资方式也出现新变化,从传统的借贷项目向权益投资等更复杂形式转变,众多优秀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参与合作项目。
深圳众多知名企业积极进行全球布局和多样化发展,如华为、比亚迪等大湾区优秀企业。萨克斯教授认为,深交所、大湾区及香港的金融创新,对支持中国海外投资和先进科技出口意义重大。
针对美中贸易战,萨克斯教授表示,贸易战虽暂时停止,但美国此举旨在限制中国经济发展,是一项糟糕的政策。贸易战使世界发展倒退,而中国成功实现出口多样化,不仅出口到高收入国家,还拓展至发展中国家。特朗普2.0时代推出新的保护主义措施,最终对美国也不利。目前双方政府决定暂缓贸易战,但中国需继续分散、多元化出口,更多关注全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潜力巨大且对中国科技需求迫切,这也凸显了“一带一路”等倡议的重要性。
此外,萨克斯教授还在推动大湾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他认为,东盟十国是大湾区对外投资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济融合前景广阔。本周他将前往吉隆坡参加东盟会议,与相关国家领导人探讨加强经济融合事宜。
最后,萨克斯教授透露,今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他将与深圳企业家、政府及香港机构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的活动,邀请湾区与东盟国家的企业领导者、政府领导者、政策制定者和学术学者共同参与,以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
萨克斯教授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世界所需,中国“走出去”以及产能对全球转型至关重要,这一过程需要融资、转型,也需要深交所及全球投资者和领导者的助力。
责任编辑:常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