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经领袖齐聚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共话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专题: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全球的近百位政经领袖、顶级智囊学者和产业界嘉宾齐聚湾区之滨,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嘉宾合影

  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全球经济碎片化挑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等议题,13场主题讨论会和2场闭门研讨会,共同汇聚成本届论坛的主题——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

  图为周小川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论坛闭门研讨会和开幕式,他以“面向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周小川指出,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应该多元化。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安全、更稳定、更抗干扰。

  图为过勇

  在17日的开幕式致辞中,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表示,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通过建设金融强国彰显“中国力量”。

  图为焦捷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增速放缓的结构性困境的背景下,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金融体系至关重要。在焦捷看来,中国正逐步从全球治理的规则追随者,转变为制度改革者,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先后发言。

  图为马雷克·贝尔卡

  贝尔卡指出,从全球视角看,世界面临新局势、新变化,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平衡、不稳定,尤其是美国社会和经济结构出现了很大的不平衡。从欧洲视角看,欧洲在不稳定的世界里显得更加脆弱,欧洲需要直面美国新政府带来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贝尔卡看好中国的发展,他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制造者和出口者。

  图为迈克尔·斯宾塞

  迈克尔·斯宾塞通过视频连线形式演讲。他指出,贸易战是互相伤害,必须纠正,未来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建立多边体系,欧洲、中国及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支持建立相对合理、可行的多边体系。谈及正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斯宾塞表示,中美之间差距在迅速缩小,DeepSeek等一些大模型在中国出现,未来人工智能的包容性、普惠性越来越强。

  图为主题讨论一

  在“面向未来的全球货币体系”为主题的讨论中,多位重磅嘉宾都强调了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马克・马洛赫-布朗勋爵表示,当前,国际秩序因美国单边主义及关税政策冲击面临危机,特朗普政府回归“强国政治”,导致全球经济低增速和政治不确定性增加。而当下多边世界的定义仍不清晰,美国仍是国际机构中最大的话语权制定者。中国、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推动全球多边主义进程,掌握自身命运,而不能仅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白乐夫也认为,现有贸易体系已经不是单极主导体系,在目前的情形下,多元化体系将变得更加重要,需要新的多边主义来反映新的秩序。

  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董事兼创始人马克・乌赞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了区域安排与全球安排的差异,指出亚洲有大量的潜力在贸易和投资上做整合,区域间需要更多的跨境基础设施,国家间的联系应该更加紧密。在重建国际金融体系过程中要建立新的规则,形成新的联盟,加强区域间合作。

  经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在以“加强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题的闭门讨论中,多位专家提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当前传统金融风险的持续累积,新型金融风险的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挑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系统观念”,构建“多方协同”的金融安全防线。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指出,我国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强化金融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图为主题讨论七的报告发布现场

  本次论坛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2025 中国经济展望暨《2025中国金融政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该报告的发布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处于新的重要关口,金融系统在内外部压力中要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提升体系韧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背后是三重动机交织——重建美国制造业、以关税收入缓解美国财政压力、以关税手段重构全球利益分配,而中国需以结构性改革激活内需、强化金融体系适配性,在危机中探寻转型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

  图为主题讨论八现场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位列首位,在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题讨论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发展产业互联网是中国推动科技金融的关键所在,核心的基础设施所在。他呼吁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应更加重视产业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融资环境。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对政府引导基金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差距产生有:一是创新链与资金链的阶段性断链、二是估值认知偏离、三是政策目标与市场行为相悖、四是容错机制与风险追责不相容。马蔚华认为政府引导基金应起到组织协调资金的作用,在动员、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科技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此外,在围绕“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投资”话题,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胡晓炼对于未来国际贸易投资格局走势提出三点“再平衡”思考;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建议在全球化发展失衡、不平等加剧的时代,数字经济更需以包容性政策来推动数智时代的均衡发展,消除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

  在“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建议通过南南合作对冲发达国家绿色需求下滑,中国应成为引领力量;巴西央行前副行长路易斯·佩雷拉·达席尔瓦建议国际清算银行量化全球气候转型资金缺口,并通过多边担保框架降低新兴市场融资门槛。

  此外,围绕全球经济碎片化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新兴市场债务危机与金融治理、全球金融稳定、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数字金融、全球资本市场展望与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应对、普惠金融促进包容共进、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成为支柱产业、跨境支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等多个主题,展开充分的研讨交流,取得丰硕的智慧成果。

  今年,这场备受瞩目的盛会持续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热烈聚焦,各大媒体平台产出一系列极具深度与价值的报道内容。截至目前,已有113家媒体和平台积极参与报道和直播,包括中央媒体单位22家,境外媒体17家;50余个平台共同参与直播报道,让大会的精彩瞬间与前沿资讯立体辐射全球。

  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圆满落幕!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是清华大学于2014年发起的系列论坛活动,旨在关注全球金融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新动力,为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建言献策。论坛已成功举办11届,成为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金融论坛之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全球政经领袖齐聚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共话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