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诺和再启关联并购,“80后资本玩家”利虔的“左右手”棋局胜算几何?

  停牌半月后,科创板CRO企业阳光诺和(688621.SH)重启对关联方朗研生命的并购预案,这场“研发服务+医药制造”的资本整合大戏,因标的业绩波动、监管风险与行业政策冲击,在二级市场掀起波澜。实控人利虔的第三次资本运作能否破局?

  左手倒右手:分拆上市后再谋“合体”

  5月12日晚,阳光诺和发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可转债方式收购实控人利虔控制的朗研生命100%股权。这已是双方两年内第二次“联姻”——2022年首次并购因监管26项问询无果而终。

  值得关注的是,朗研生命与阳光诺和渊源颇深:2016年前,朗研生命曾是阳光诺和控股股东,后为分拆上市剥离。如今,利虔欲将两家公司重新整合,打造“CRO研发+药品生产”闭环。然而,市场用脚投票:复牌首日股价一度跌逾8%,三日累计跌幅超6%,尽管近日有所反弹,投资者对关联交易公允性的疑虑仍未消散。

  标的业绩“变脸”:承诺难掩政策冲击

  预案显示,朗研生命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617万元、5438万元,较2022年承诺的9500万元相去甚远。更严峻的是,其核心产品面临集采降价压力——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3%,与首次并购时承诺的“2023-2025年净利润合计3.78亿元”形成鲜明反差。

  行业政策成为最大变量。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持续挤压仿制药利润空间。阳光诺和在预案中坦言,朗研生命产品价格存在下行风险,而公司自身2024年净利润首现负增长(-7.59%),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更骤降60%,仿制药CRO业务承压明显。

  “80后富豪”利虔的资本迷局

  作为操盘者,利虔的资本路径始终围绕“研发+制造”叙事展开:

  2016年分拆术:将阳光诺和注入朗研生命,后反向剥离独立上市;

  2022年首度并购:高溢价收购遭监管26问,最终折戟;

  2025年再战:标的作价未定、股东质押风险隐现,交易细节存疑。

  这位肄业于北医的“80后”富豪,凭借CRO风口在2021年以30亿身家跻身胡润U40榜单。但如今,其资本棋局面临三重挑战:

  业绩对赌失效:标的连续两年未达承诺,估值逻辑生变;

  政策高压:集采与MAH制度冲击仿制药产业链;

  资金链紧绷:朗研生命36.51%股权被质押,交易存履约风险。

  监管红线与市场信心双重考验

  此次交易尚未披露具体作价,但前车之鉴犹在——2022年并购时,朗研生命估值溢价率达184%,引发监管对协同效应、销售模式等26项质询。如今,标的业绩缩水、行业环境剧变,交易所问询函或再度成为“拦路虎”。

  市场更担忧“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截至预案日,利虔通过多层架构控制阳光诺和27.59%股权及朗研生命32.84%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进一步上升。新智派专家袁帅指出:“若整合后无法解决产品降价、市场份额下滑等问题,可能引发估值泡沫破裂。”

  结语:资本腾挪难解产业困局

  当CRO行业增速放缓、仿制药步入微利时代,阳光诺和与朗研生命的“抱团取暖”更像一场自救。对利虔而言,资本运作或许能短暂提振市值,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让“研发+生产”的故事穿越政策周期?二级市场的犹豫,已为这场“左右手博弈”写下注脚。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AI观察员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阳光诺和再启关联并购,“80后资本玩家”利虔的“左右手”棋局胜算几何?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