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畔新言
丙烯价格周期
在一年的周期中,丙烯价格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说上半年的价格波动较小,下半年的波动幅度则是明显加剧,按照历史规律来看,丙烯价格通常在1到5月保持窄幅波动,6月开始价格转为上涨趋势,四季度价格下跌,一般年内价格最高点会出现在九十月份,价格低点一般出现在年底或者年初,但是突发事件会在一定阶段打破季节性。
丙烯价格涨跌概率
从每个月的价格涨跌情况来看,一年中有7个月丙烯价格的涨跌概率在40%到60%之间,也就是说丙烯价格在一年中超过半数的时间并没有比较明确的涨跌方向。
一年中10月丙烯价格上涨的概率最低,因为丙烯单体年内价格的最高点一般会出现在9到10月中上旬,而后丙烯价格见顶回落,导致10月丙烯单体价格易跌难涨;3月丙烯单体价格的下跌概率仅次于10月,主要是因为3月企业春节后补库结束,上游还在主动去库期,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概率较大。
丙烯单体价格上涨概率最高的是4月和7月,一般来说4月是上游炼厂以及PDH装置的集中检修期,供应端的减量为丙烯价格的上涨提供动力,丙烯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而7月是因为丙烷价格在7月大概率止跌上涨,成本端为丙烯单体价格的上涨提供动力。
丙烯价格影响因素
从丙烯自身基本面来看,丙烯价格主要是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成本变化
目前中国丙烯单体的生产方式种类繁多,但占比最大的仍然是包含石脑油裂解和催化裂化在内的油制工艺,其次为近些年发展迅猛的PDH工艺,因此原油与丙烷价格的变动对于丙烯价格的影响较大。
从相关系数来看,近些年原油价格与丙烯价格的相关性大幅减低,从2019年以前的将近0.9下降至近五年的仅有0.26,原油对丙烯价格的影响力度减弱。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随着丙烯总供应的不断提高,丙烯供应逐渐过剩,价格波动幅度降低,但原油受到地缘政治以及宏观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价格波动较大,两者价格波动幅度出现偏差,二是随着PDH装置的大量投产,丙烯产能中油制工艺占比逐渐下降,三是直接销售丙烷的油制装置以山东地炼为主,近些年由于环保等各项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型炼厂以及落后装置逐渐被淘汰,山东地炼整体负荷也呈下滑趋势,丙烯流通量中来自油制装置的占比降低;四是新投油制装置中大型炼化一体化装置的占比不断提高,这些装置大多配有下游生产装置,所生产的丙烯单体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直接流入市场销售,进而对于丙烯单体的价格影响有限。
从市场上流通的丙烯单体来看,PDH制丙烯的占比明显提高,由于PDH企业大多为民营与合资企业,其生产工艺流程路径极短,而且主要产物只有丙烯,若是丙烯的生产利润情况不佳,会对PDH装置的开停车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丙烯单体的流通量,导致丙烯单体的价格出现波动。
2、装置检修
上游装置的检修会从供应端影响丙烯的供需情况,导致丙烯价格出现波动。根据历史情况来看,丙烯上游装置的检修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来说炼厂主要分为春季检修和秋季检修,其中春季检修的规模会大于秋季,从具体时间来看,炼厂检修主要集中再会在4-5月。而PDH装置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检修,正常情况下检修时间会持续15到30天不等,考虑到天气以及装置的盈利情况,PDH装置的检修时间通常会选择在3-4月,因此综合来看,在3-5月丙烯会因为上游生产装置集中检修出现供应减量,进而导致丙烯价格偏强。
虽然目前中国丙烯产能已经超过7000万吨,但其中绝大多数产能都有配套下游装置,仅有15%左右的丙烯产量会实际进入市场流通,因此若是这部分外放丙烯的装置或者是部分配套下游的装置出现计划外停车的情况,会对丙烯单体的流通情况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丙烯的价格。
3、下游需求
下游需求也是丙烯单体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丙烯作为气体,其仓储难度较高,丙烯终端工厂一般只会保证5到10天的原料库存,因此丙烯下游需求大多为刚需补库,投机性需求占比相对较低。
从丙烯的下游需求占比来看,聚丙烯在丙烯下游中的占比最大,粒料与粉料加起来合计有68%左右的占比,因此聚丙烯的需求会对丙烯的需求造成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环氧丙烷、丁辛醇和丙烯腈也是丙烯重要的下游需求,占比都在7%左右。
从价格相关性来看,聚丙烯也是与丙烯价格相关性最高的品种,其中聚丙烯粉料的相关性最高,近5年的价格相关系数为0.90。粒料生产企业中大多直接配备上游丙烯生产装置,导致丙烯流通价格的变化对于聚丙烯粒料定价的影响力度较小,反而是聚丙烯需求情况会向上传导至丙烯单体,导致丙烯价格出现波动。
丙烯价格周期
总结来说,丙烯价格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但是突发事件会在一定阶段打破季节性,近年来,随着丙烯产业链产能的持续投放,丙烯以及下游主要行业的产能均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迹象,导致丙烯价格的波动区间逐渐收窄,年内季节性表现有所减弱。未来伴随着丙烯产能的继续投放,丙烯产能过剩现象将进一步加剧,丙烯价格的季节性预计将会继续减弱。
责任编辑: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