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卡包百亿营收,小学生的钱为啥好赚?

商业世界这个江湖虽然复杂险恶,但大道至简,无数成功案例都证明了,得校门口者得天下,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得渠道者得天下。

2024年全年营收破百亿,卡游的成功秘诀很简单:

做小学生的生意。

1999年,小浣熊干脆面靠随机赠送的「水浒英雄卡」让全国小学生彻底疯狂。

在那个不知氪金抽卡,欧皇非酋的年代里,是水浒卡让我们这一代80、90后的童年里,第一次接触到什么叫「二级市场」。

那些为了一张稀有的卢俊义,一口气买下几十包干脆面的大佬,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什么叫648,什么叫氪佬。

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

一家叫卡游的公司,把这一切又重演了一遍。

这家主营集换式卡牌的公司,在2024年卖出了48亿包卡牌,相当于全国1.8亿中小学生人均购买26.7包,全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这期内容,我们来聊聊卡牌大师卡游,和它背后万亿规模的「校门口经济」。

01

在我看来,在如今中国的商业世界里,所有能成功规模化的生意,本质上都是复刻我们小时候,小学校门口那些业态。

小学校门口卖淀粉肠,现在就有炸串热卤连锁开遍全国;

小学校门口卖冲饮奶茶,现在蜜雪冰城和古茗茶百道都成了万店王者;

小学校门口卖早饭豆浆包子,和现在便利店的核心业务卖咖啡三明治也没啥区别。

这类业态,可以统称为校门口经济。

卡游也是如此,它复刻的,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

可能很多看文章的年轻同学对水浒卡当年的火爆没有感受,但在我上小学那几年,水浒卡的火爆不亚于如今的任何一款手游。

班上男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厚厚一叠卡片,有段时间,大家课余聊天的话题,就是你最近抽到了哪个水浒英雄?还缺哪个?有多的可以换一下。

因为水浒卡的存在,那几年里,小浣熊干脆面基本上就是学校附近小卖部的顶流零食。

甚至有很多人买干脆面就是为了抽卡,面饼直接都是扔掉的。

不过对当时的我来说,其实很难理解,干脆面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一天能吃十包,哪有抽了卡不吃面的道理?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对集换式卡牌的启蒙,就是来自水浒卡。

而如今卡游所做的,只是把水浒卡提纯了,去掉了食玩的外衣,变成了纯粹的抽卡游戏。

事实上,卡游这家公司,本身就是做校门口生意起家的。

早在2001年,卡游的前身甲壳虫公司,就开始生产各种动漫卡牌和贴纸。在那个无人在意版权合规的年代,这些「盗版」的卡牌周边,经由各种代理商经销商,流向了全国各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杂货店,飞进了小学生的书包口袋里。

但真正改变卡游命运的,是它在2013年拿下了奥特曼的授权。

虽然很多人提到奥特曼,就要复读什么「童年回忆」,「你相信光吗」之类的。

但事实上,奥特曼绝对不只是一个童年回忆。

我个人有个暴论,单就中国市场而言,排名第一的日本IP很可能既不是宝可梦,也不是柯南或者哆啦A梦,而是奥特曼。

要知道,二十多年来,每一代父母都会发现,他们的孩子爱看奥特曼。

而且只要你研究商业财经就会发现,光是奥特曼一个IP,就已经撑起了好几家上市公司。

比如布鲁可,做积木玩具的,也拿到了奥特曼的授权。去年营收22亿元,其中超过一半是奥特曼贡献的。另外,像是做街机游戏的华立科技,还有做海洋公园的海昌,也都是某种程度的「奥特曼概念股」。

但最大的奥特曼概念股,还得是现在正在准备上市的卡游。

要知道,卡游接近90%的收入来自于集换式卡牌,而光是奥特曼一个IP,就占到卡游所有卡牌种类的65%。

粗略估算一下,光是奥特曼,就给卡游贡献了超过50个亿的收入。

可以说,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得奥特曼者得天下。有了这三个字,就足够让小孩子对你产生兴趣了。

但真正让卡游原地飞升的,不止是奥特曼,而是他们对小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模式的精准把控。

02

很多人会把卡牌和盲盒相提并论。

从表面的产品设计上来看,的确如此。一个是拆盒,一个是开包,本质都是用稀缺性来刺激收集欲,用随机性来触发多巴胺。

就像卡游官方在招股书中直言不讳:「我们严格控制不同稀有度卡牌的属性值、发行周期和产量。」

以爆款《小马宝莉》卡牌为例,普通卡掉落概率86.7%,再往上还有中级卡,高级卡。如果你抽中了隐藏卡,那就是中了0.05%概率的大奖。

同样的,卡牌和盲盒也都有二级市场,一张制作成本不到5毛钱的卡,在二手平台可以被炒到数万元。

所以有人说,卡游这家公司,只不过是更儿童化的泡泡玛特。

这个理解没错,但并不完整。

卡牌和盲盒,或者说和其他的谷子都不一样。它不止是一种周边,更是一种游戏。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集换式卡牌」这个概念。

这是一类以抽卡、交换、对战为主要玩法的卡牌游戏,鼓励玩家用一张张卡牌来构筑牌组,去和其他玩家对战。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世界三大集换式卡牌(TCG)这个说法,其中,《万智牌》开创了集换式卡牌游戏玩法,但中国卡牌产业影响更深的却是来自日本的《宝可梦》和《游戏王》。

我小时候就因为拿压岁钱偷偷买了一盒正版游戏王,被我爹抽成了陀螺。

它们奠定了IP+卡牌的模式,让这张小小的纸牌,既能作为对战道具,也有了IP周边的属性,兼顾了「游戏化」和「谷子化」。

集换式卡牌的商业模式,就是让玩家不断花钱抽卡,构建出更强的牌组,然后上场对战。然后通过不断发售新卡,禁限旧卡,一方面维持游戏平衡,另一方面鼓励玩家继续购买新卡。

就像现在的很多抽卡类手游,不断调整对战环境,怪物数值膨胀。就是为了鼓励玩家抽新角色。

在这个商业链条里,对战是基本驱动力。

而卡游做的卡牌也是类似。尽管被不少牌佬诟病对战机制不够合理,但无论是奥特曼卡,还是小马宝莉卡,都设计了对战机制和规则流程。

当然,在很多小学生群体里,不一定会严格地按照规则来对战,更别说策略性地构建牌组了,更多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比数值大小,比稀有度高低。

但只要有这么个「对战」、「对比」的玩法在,就能诱发未成年消费者的攀比倾向,从而让卡游的卡成为校园里的硬通货。

虽说人人都有攀比心,但在未成年人这块,攀比生意特别好做。

毕竟中小学生处在校园环境里,有一个非常封闭、稳定且高频的社交圈子,在这个环境里,未成年人所承担的社交压力和焦虑可能比不少成年人更强。为了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或者为了炫耀,一些消费就成为了必需品。

这就是卡牌品类的特殊性,小学生不一定拿它对战,但对战确实能带来销量。

卡牌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的客单价,恰好在一个「零花钱友好」区间。

像是卡游的卡牌,定价起步2元一包5张,主打一个不挑客群门槛低。当然,这种普通的卡包里包含的牌,稀有度大概率是不高的。

如果你对卡牌的稀有度有要求,也有单价5元和10元的卡包,能更大概率抽出高稀有度的卡牌,让有家底的少年少女狠狠氪金。

这种定价模式,主打一个丰俭由人。

但无论是2元还是10元,对绝大多数可以称为「谷子」的商品来说,都是很难达到的低价。啥东西有小纸片便宜呢,更何况是几亿张,十几亿张的规模来印刷的纸片。

从财报上来看,卡游每张卡牌分摊到的物料成本只有一毛钱,一包卡平均成本也就五毛。哪怕卖两块,毛利率都高得吓人。

而这,才是校门口经济的精髓。

校门口经济,和其他所谓「亲子消费」、「育儿消费」不同,校门口的消费决策不需要经过家长,商家可以直接从小学生手里赚他们的零花钱。

小学生的零花钱水准高低不同,少的一个礼拜十块钱,多的能上百,但也不可能更高了,相比成年人,根本不够看。因此,做校门口经济的品牌,物料成本必须非常低,低到个位数甚至小数点后,才有机会征服小学生们。

03

但是呢?成本低不是凭空来的。

毕竟造卡片,谁都能造,没啥核心科技,大家都不会很贵。能谈下大IP授权的也不只是你卡游,凭什么是你成了卡牌一哥呢?

还是回到校门口经济这个词。

当你想要赚学生的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真的能够占领校门口那些点位,把自己的货铺到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上。

而卡游做到了。

前面我们提到,早在2001年,卡游的前身甲壳虫公司,就开始生产各种动漫卡牌和贴纸。并且靠着各种代理商经销商,把销售网络铺遍了全国各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杂货店。

代理商和经销商,就是卡游多年以来,练出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它有217家经销商,覆盖31个省份,通过经销商的渠道,能把奥特曼和小马宝莉的卡包铺向全国各地的文具店、小卖部这些终端网点,而这些网点天然又离中小学会比较近,帮助卡游赢得了校门口「最后一米」的战争。

也有媒体报道过,卡游超过80%的营收依赖于文具店、便利店这些小渠道。

尽管它也和泡泡玛特一样,在全国各大商场开旗舰店,塑造潮流年轻化的品牌形象,但卡游肯定不指望这些门店扛多少销量,毕竟有几个小学生会在没有爹妈陪同下去逛商场呢?

有了全国各地的文具店和小卖部来替他卖货,卡游就有底气把出货量拉起来。出货量大了,就有底气和印刷厂讨价还价,把物料制作成本压下来,挤出更多的利润。

而这块利润,也没法直接塞进腰包。

相反,这些钱还是要花在IP上,只有垄断了这些在小学生里深入人心的IP,文具店和小卖部才愿意进你的货,才能推动规模效应,让这套商业飞轮转起来。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卡游的打法,已经超越了我前面所说的水浒卡。

它更像一家我们无比熟悉的公司——蜜雪冰城。

卡牌本身,就像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四块钱,够便宜,但因为物料成本够低,制作足够简单,依然有利润。

要做到低成本,意味着必须通过经销或者加盟扩大销售规模,当全国有上万家店帮着你卖货,那上游的厂家一定会给你提供最优惠的供货价格。

而无论是蜜雪冰城,或者是卡游,本质上都是「校门口经济」。

校门口的小卖部,文具店,看似不起眼,但这里诞生的商业模式,永远最直击人性。

越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越是不会掩饰自己的需求,他们的购买行为永远导向最纯粹的快乐,最纯粹的食欲,最纯粹的炫耀,最纯粹的热爱。

商业世界这个江湖虽然复杂险恶,但大道至简,无数成功案例都证明了,得校门口者得天下,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得渠道者得天下。

关注IC实验室视频号

B站:IC实验室

微博:IC实验室

公众号:IC实验室

全网同名,欢迎来撩?

商业世界的有趣就在这里。

关注大众消费,互联网商业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见与观察。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2元卡包百亿营收,小学生的钱为啥好赚?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