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251家上市公司公告董责险投保计划

  近日,坤恒顺维中铁装配等上市公司密集披露拟购买董责险的公告。《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25日,已有251家上市公司公告董责险投保计划。

  董责险是一种保障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履职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近年来,尽管受市场环境、企业风险感知、监管规定等因素影响,拟购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波动,但整体呈上涨趋势。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保险团队与险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披露购买董责险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由2020年的184家增长至2024年的475家,上涨态势显著。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公告拟投保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渗透率相较此前有所提升。这一增长进一步体现了董责险在A股市场的广泛应用和市场认可度的持续提升。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多个涉及董监高承担高额连带赔偿责任的经典案例的出现,以及公司法对董监高责任要求的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董责险逐渐成为董事履职过程中化解风险的有效方式。

  目前,董责险进一步“扩圈”还面临诸多挑战。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产品本土化不足,现有条款复杂晦涩,与国内法律环境适配性较低;二是董责险投保情况非强制披露,且理赔信息不透明,企业难以评估实际效用,影响投保决策;三是保险公司的董责险专业人才欠缺,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风险定价和识别等模型均尚未成熟;四是市场对董责险的认识和了解不足,需加强相关宣传。

  对保险公司而言,王民表示,作为一种经营风险较高的责任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需要提升董责险的风险评估能力,注意承保风险、理赔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完善承保流程,明确理赔标准。

  对投保公司而言,王民认为,董责险是一种复杂的职业责任保险,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市场标准产品,各家险企条款差异较大,需要结合投保企业的风险转移需求与特点定制保险方案;此外,董责险理赔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可能涉及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投保公司在投保以及保单可能被启动时应尽早寻求熟悉董责险业务的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协助。

  展望未来,王民表示,随着相关司法实践的推动与保险赔付案例的增多,董责险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年内251家上市公司公告董责险投保计划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