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系”棋子到金融街控股 股评家银国宏执掌的新华基金还能逆袭吗

  来源:资管网

  作为一家成立20余年的老牌公募基金公司,新华基金经历了从民营资本主导到国资控股的蜕变。从“明天系”关联方恒泰证券控股,到北京金融街集团入主,这家老牌公募基金公司的命运起伏折射出中国资管行业变革的缩影。

  2024年12月,银国宏接任新华基金董事长,成为该公司两年内第三位董事长。2025年1月,胡三明接任新华基金总经理职务。此前,王之光已于去年11月担任新华基金副总经理职务,分管销售条线。在股权尘埃落定以及新任高管陆续到位后,正式进入银国宏时代的新华基金仍面临多重历史包袱与行业挑战,其复苏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01 股权动荡与治理困局:从“明天系”到国资入主

  新华基金的股权变动堪称一部资本博弈史。

  曾几何时,新华基金曾经是资本大鳄肖建华的金融版图中一颗重要棋子。2015年,恒泰证券(原属“明天系”资本版图)成为其控股股东,随后天风证券通过收购恒泰证券股权间接控制新华基金。这一时期,新华基金管理规模一度冲高至868亿元(2022年6月),但此后,公司股权频繁变更导致公司战略摇摆,规模半年内缩水近300亿元。

  2023年,随着金融街集团通过收购恒泰证券股权及竞拍新华信托持有的新华基金35.31%股权,最终持股比例达47.89%,国资正式入主。2024年,金融街集团进一步增资8亿元,注册资本从2.18亿元增至6.28亿元,持股比例接近95%,股权结构趋于稳定。然而,频繁的股东更迭已对管理层稳定性、投研团队建设及品牌信誉造成不小的影响。例如,过去六年新华基金更换了数任董事长,权益类基金经理流失,核心人才如崔建波等相继离职。

  02 历史包袱:专户暴雷与巨额索赔

  新华基金的低谷不仅源于股权动荡,更与其专户业务风险暴露直接相关。2020年起,其管理的专户产品因精功集团债券违约和东旭集团杠杆操作失误引发连环诉讼,累计被执行金额超20亿元,涉及金额甚至超过注册资本十倍。例如,精功集团委托新华基金设立的“众富1号”资管计划亏损超9亿元,导致蕲春农商行等机构索赔;东旭债券违约案中,新华基金因风控失职被工商银行索赔11.69亿元,目前仍有数亿元未赔付。

  此外,公司因历史专户纠纷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2023年单次执行金额高达11.77亿元,严重拖累现金流和声誉。尽管金融街集团注资缓解了部分压力,但债务清偿和投资者信任重建仍需长期努力。

  即便抛开历史问题,新华基金在公募行业竞争中亦显乏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公募资产管理规模509亿元,排名行业82位,与头部公司差距显著。

  03 股评家银国宏的挑战:战略重构与资源整合

  2024年底,银国宏接任新华基金董事长,这位曾在恒泰证券实现扭亏为盈的高管被寄予厚望。

  银国宏是金融行业资深从业者,现任恒泰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新华基金董事长。其职业生涯横跨券商、期货、基金等多个领域,曾担任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东兴期货董事长、东兴基金首任董事长等职。不过,银国宏最为市场所知,还是其电视股评中积攒的人气。早年,其长期在央视财经等电视媒体担任嘉宾,一度与李大霄齐名。

  2015年6月初,在上证指数位于4900点上方,银国宏做客央视财经市场分析室,做出A股处于牛市中期的判断。5个交易日之后,上证指数于5178点见顶,至今仍未突破。

  股评界的规矩,说的不做,做的不说。银国宏执掌恒泰证券后,便逐步淡化了昔日股评家的身份。

  分析人士指出,银国宏的改革路径可能包括通过国资背景强化股东支持,推动管理层和投研团队重建;加速处理专户纠纷,剥离不良资产,同时借助金融街集团的地缘优势,减少法律风险对业务的干扰;重塑投研能力,加大权益类产品投入,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弥补人才缺口等。但短期内,行业头部公司对优秀基金经理的争夺将加剧这一难度。

  然而,电视股评出身的银国宏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样显著:

  一是金融街集团的财务压力,房地产主业低迷可能限制其对新华基金的持续输血。2024年,金融街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金融街亏损超过110亿元,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二是行业马太效应。中小公募生存空间受挤压,新华基金需在投研、渠道、品牌等维度实现突破,但历史包袱使其步履艰难。

  新华基金的困境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资本系操盘遗留的治理混乱、专户业务激进扩张引发的合规危机、行业竞争加剧下的能力短板。尽管国资入主提供了资本与信用背书,但银国宏能否带领公司走出低谷,仍取决于三个关键变量:

  股东支持的持续性:金融街集团能否平衡自身亏损与对新华基金的长期投入;

  战略执行的果断性:能否快速出清历史风险并重塑投研体系;

  市场机遇的捕捉能力:在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找到差异化定位。

  若上述条件得以满足,新华基金或可依托国资资源稳守固收基本盘,逐步拓展权益类产品,实现“小而精”的转型。反之,若历史债务持续发酵或股东支持力度减弱,其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继续沉沦。无论如何,这家老牌公募的复苏之路,将为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的混改与转型提供重要镜鉴。

  ETF江湖:万亿资金腾挪背后的市场博弈

  康波萧条期与波谷战争背景下的大宗商品投资策略

  高瓴折戟隆基绿能:七十亿巨亏的反思与警示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从“明天系”棋子到金融街控股 股评家银国宏执掌的新华基金还能逆袭吗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