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较早一批经济型酒店代表,布丁酒店上市近十年之际,却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近期更因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强制摘牌退市。随着国内酒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布丁酒店业绩承压,“折戟”资本市场,也透露出经济型酒店品牌转型之路坎坷。
三年净资产均为负值,将于7月底摘牌
6月30日,布丁酒店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名“ST布丁”)发布收到公司股票被终止挂牌的决定的公告。公告显示,因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全国股转公司决定终止公司股票挂牌。
此前,布丁酒店已于4月30日起停牌。公告称,公司将于7月14日起复牌,于7月28日终止挂牌。股票恢复交易期间,证券简称变更为“摘牌布丁”,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7月25日系摘牌整理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公开资料显示,布丁酒店成立于2007年,2016年正式挂牌登陆新三板。布丁酒店定位为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时尚酒店,主营业务为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旗下拥有布丁、布丁严选、布丁精选、心逸等经济型酒店品牌,此外还有智尚、智尚臻选等中高端酒店品牌。根据其官网数据,布丁酒店目前拥有经济型和中高端定位的酒店800多家。
布丁酒店创立之际,正是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的红利期。如家、汉庭、7天等经济型酒店也在前后几年内纷纷杀入市场。布丁酒店一度获得资本的青睐,根据天眼查数据,曾获得多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君联资本、斯道资本、KTB等。
然而,新三板的融资未能助力布丁酒店经营业绩提升。近年来,布丁酒店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由于其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根据相关规定,自2023年5月4日起,“布丁股份”证券简称更改为“ST布丁”,自此戴上了风险警示的帽子。
财报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布丁酒店归属股东的净资产分别为-611.73万元、-56.52万元、-1570.09万元,正是这连续三年净资产均为负值,导致公司被强制性摘牌退市。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3.88亿元,负债总计高达4.04亿元,负债率攀升至104.01%,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去年亏损千万元,整体出租率仅64%
经济型酒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布丁酒店已多年亏损。财报显示,2024年布丁酒店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下滑15.07%,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1513.5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较减少372.61%。其中,客房、加盟及餐饮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19.83%、9.76%以及66.97%。
另外,布丁酒店2024年各项核心数据均下滑。根据财报,2024年度集团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103.7元,是2023年的85%,整体出租率仅64.1%。直营店收入同比上年减少3705万元,直营利润同比减少1668万元;加盟收入同比减少9007万元,加盟管理费收入减少315万元。
实际上,布丁酒店于2016年上市之后,仅在2017年和2018年短暂盈利,2019年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6.39%,但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2540.54万元,同比减少244.59%。此后几年,布丁酒店的业绩一直承压。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5亿元、2.81亿元及2.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0.55万元、555.2万元、-1513.56万元。尽管公司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但这一短暂的盈利未能完全弥补此前积累的净资产亏损。
与此同时,2024年国内酒店市场按下“加速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规模酒店总量净增长近3万家,锦江、亚朵等酒店集团的酒店数量都大幅增长。其中,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锦江酒店去年新增开业酒店1515家,已签约酒店规模合计达17391家。各个酒店集团也在加快经济型酒店的升级,布丁酒店虽然也开始布局中高端市场,但知名度与规模显然已落后。
更为严峻的是,供给持续高增长,直接导致国内酒店市场“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多家酒店业绩承压,平均房价(ADR)、入住率(OCC)、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等核心经营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正是在这场“厮杀”中,布丁酒店落了下风。旅游酒店行业资深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表示,布丁酒店业绩大幅下滑与财务危机,恰恰是酒店业供大于求后,竞争激烈的结果。他坦言,酒店业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行业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企业才可以从下跌趋势的泥潭中脱颖而出。在他看来,退市后的布丁酒店若能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运营效率,或有翻盘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责任编辑: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