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巨头老乡鸡正式启动赴港上市的关键一步。7月9日,这家国内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将开启港股非交易路演(NDR),迈出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的实质性步伐。
此次NDR的启动标志着老乡鸡从上市材料审核阶段转向投资者沟通阶段,是其IPO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市场消息,老乡鸡此次港股IPO交易规模预计约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最终金额将根据市场反馈调整。
NDR背后的战略图景:全产业链模式与资本突围
老乡鸡的资本动作在2025年明显加速。1月3日,公司以“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名义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随后在1月份,老乡鸡以约9827万元和5521万元的价格回购了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的股份,使这两家早期财务投资者完全退出。
股权架构显示,创始人家族通过境外实体持有公司92.02%股份(分别持有70.78%、15.02%和6.22%),加华资本作为唯一外部机构股东持有4.98%股份。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虽保证了决策效率,但也引发市场对治理独立性的关注。
老乡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也是其向资本市场讲述的核心故事:上游养殖:在安徽拥有3个自营养鸡场,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中游加工:在上海和合肥配备2个自动化中央厨房,标准化处理原材料;下游配送:全国布局8个配送中心,安徽、上海实现当日达,其他区域不超过两天。
凭借这一布局,老乡鸡成为唯一覆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中式快餐企业。这种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稳定,形成竞争壁垒。
老乡鸡最新财务数据呈现“增长中见压力”的态势。
值得警惕的是,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流动资产14.10亿元,流动负债达20.23亿元,净流动负债6.13亿元,现金流压力成为上市融资的迫切动因。
成长性与挑战并存的双面叙事
老乡鸡在用户运营上展现了较强的互联网思维。2024年,公司注册会员超2370万,活跃会员950万,付费会员50万;活跃会员年均下单7.4次,付费会员月均购买5.3次。2023年推出外卖专用“卫星店”模式,2024年6月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开设50家卫星店。这一布局使其外卖收入占比已达直营店收入的四成,抓住了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变迁。
束小龙接棒父亲束从轩后,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是区域突破困境。据招股书显示,老乡鸡华东地区(安徽、江苏、浙江、上海)贡献87%营收,其中安徽单省占比达58%;其他地区收入仅占12.2%,全国化进程缓慢;同店销售增长率从2022-2023年的16.1%大幅下滑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0%。
供应链限制是主因——目前仅能在合肥和六安实现每日配送,其他城市需时2天,新市场无法享受产业链成本优势。
自2020年开放加盟,老乡鸡的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118家激增至2024年9月的455家,加盟收入占比从4.79%提升至11.87%。但该模式面临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挑战。据招股书披露,加盟店单店日均销售额约1.2万元,显著低于直营店的1.6万元;翻台率3.5次/日,落后于直营店的4.8次/日。此外,加盟商中超半数为前员工(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51.92%),外部招商能力存疑。
一位江苏加盟商算过账:不含房租启动资金需120万元,月营收总部提成6%,在日均销售额8000元的情况下,仅能微利或盈亏平衡。
中式快餐赛道规模庞大但竞争残酷。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市场规模277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0亿。然而,前五大品牌集中度仅3%,远低于西式快餐的47.2%。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人均消费下滑,低价竞争加剧。老乡鸡的毛利率仅20%出头,远低于刚上市的小菜园(65%以上),在成本管控上如履薄冰。
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与行业变局
对老乡鸡而言,此次上市已不仅是融资渠道,更关乎生存与发展战略。一方面,上市可以缓解6.13亿元净流动负债压力,优化财务结构。另一方面,募资用于供应链升级(养鸡场、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门店扩张、数智化投入。
若成功上市,老乡鸡有望复制小菜园(2024年12月登陆港股)的资本路径,但需直面投资者对其增长质量的拷问。
创始人束从轩在2024年7月退休,将权杖交给儿子束小龙,后者直接面临三重考验。其一,突破区域困局,改变华东收入占比87%的失衡结构;其二,提升加盟效能,缩小加盟店与直营店的效率差距;其三,平衡创新与传承,在束从轩打造的标准化体系上注入新增长基因。
束小龙已推动外卖卫星店、付费会员体系等创新,但尚未转化为显著的业绩突破。
中式快餐市场分散的现状(连锁化率仅32%)反而为资本提供了整合机遇。老乡鸡若成功上市,有望凭借资本优势整合区域中小品牌,将全产业链能力开放赋能行业,同时推动中式快餐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升级。
老乡鸡的港股NDR恰逢中国餐饮资本化的分水岭。一面是小菜园已成功登陆港股的示范效应,一面是乡村基等竞品紧锣密鼓筹备IPO的追赶压力。其招股书直言:“在香港上市可让公司获得全球认可,并为公司提供直接接触海外投资者和外资的渠道。” 这一表述揭示了中式快餐品牌对国际化背书的内在渴求。
但资本市场的审视将超越“第一股”的光环。投资者将聚焦三个本质问题:区域集中能否突破?加盟模式能否跑通?微利困局如何化解?随着7月9日NDR启幕,老乡鸡的答案将接受资本的严苛品评。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
责任编辑:AI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