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丨雷达财经
文|孟帅编|深海
原标题:《1315亿加冕潮汕女首富,“最强打工妹”剑指港股》
由“最强打工妹”王来春掌舵的立讯精密,即将启动赴港上市的征程。
而就在不久之前,王来春与其兄长王来胜凭借1315.2亿元的雄厚财富,在《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怒刷存在感,她本人借此一举夺得潮汕女首富的桂冠。
从辍学打工的富士康厂妹,到放弃课长工作下海创业,王来春通过立讯精密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她的带领下,立讯精密不仅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更跻身“果链三巨头”之列,实现业绩的飞速攀升。
此番立讯精密征战港股、掌舵者荣膺潮汕女首富的背后,离不开公司亮眼的业绩支撑。去年,公司斩获营收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归母净利润达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
不过,耀眼的业绩光环之下,立讯精密也并非毫无隐忧。去年,公司的毛利率降至10.41%,同期公司的负债率则升至62.16%。而公司的业绩也较为依赖外销,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公司去年的分红规模也有所下降。
立讯精密赴港上市,背后富豪兄妹身家超1315亿
7月2日,立讯精密通过一纸公告,向外界宣布了公司欲向港股发起冲刺的重磅消息。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立讯精密的资本之路起步颇早。早在2010年9月,公司便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由此叩开了A股资本市场的大门。历经十余年发展,立讯精密已蜕变成为市值超2500亿元的行业巨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果链三巨头”中,立讯精密此次赴港上市的步伐稍显滞后,此前蓝思科技与歌尔股份已先行一步,开启了赴港上市之旅。
据立讯精密透露,此次赴港IPO,旨在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目前,立讯精密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此次H股发行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此次H股发行上市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立讯精密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待具体方案确定后,本次H股发行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经证监会备案和港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
立讯精密还强调,此次赴港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随着此次赴港上市进程的启动,站在立讯精密身后的潮汕女首富王来春被再一次推至聚光灯下。据立讯精密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立讯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王来春和她的哥哥王来胜。
截至去年末,立讯有限公司直接持有立讯精密37.74%的股份,王来胜直接持有公司0.21%的股份,而王来春、王来胜各自持有立讯有限公司50%的股份。
在立讯精密的崛起之路上,王来春、王来胜兄妹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王来春身兼董事长与总经理要职,全面掌舵公司的发展方向,王来胜则担任副董事长一职。薪酬方面,去年,王来春、王来胜二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733.3万元、5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中,王来春、王来胜以1315.2亿元的财富位列总榜第13名的高位,身家较上年增加172.4亿元。而在所有登榜的女企业家中,王来春一骑绝尘,强势摘得潮汕女首富的桂冠。
而在7月2日《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中,身为立讯精密董事长的王来春同样表现卓越。
她力压小红书联合创始人翟芳、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字节跳动首席财务官高准、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等一众“商界木兰”,连续第三年登顶榜首。
事实上,凭借手中持有的大量股份,王来春、王来胜兄妹不仅坐拥超千亿财富,还能通过公司分红收获颇为丰厚的回报。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立讯精密已进行过15次分红,累计现金分红数额达76.52亿元,分红率为12%。
从富士康走出的“最强打工妹”
回看王来春的创业征程,早早辍学的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传奇,其本人更是被外界送上“最强打工妹”的美誉。
1988年10月,富士康在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建立海洋电子接插件厂。彼时,富士康从广东澄海、潮州、丰顺等地招来首批150名员工,而21岁的王来春便是这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中的一员。
踏入富士康后,王来春从线装事业部的基层岗位起步。尽管当时工厂条件异常艰苦,但王来春却似一颗坚韧不拔的劲松,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王来春一路过关斩将,从普通员工逐步晋升为线长、组长,最终荣升课长。在当时,课长一职已是大陆员工在富士康所能达到的最高职位。
在富士康工作多年的这段经历,不仅让王来春积累了扎实的生产管理经验,更让其深入研习了富士康精密制造的技术精髓与管理哲学,为她后来的创业道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1999年,32岁的王来春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彼时,尽管已在富士康拥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和稳定的收入,但有着更为远大抱负的王来春,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富士康投身商海。
天眼查显示,告别富士康后,王来春与哥哥王来胜携手共进,共同购买立讯有限公司股权,正式踏上了创业的漫漫征途。起初,公司主要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专注于连接器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2004年,随着业务的逐步拓展和深化,王来春、王来胜兄妹二人高瞻远瞩,通过立讯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立讯精密。早期,立讯精密业务以承接富士康的订单为主。上市前的2007年至2009年,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富士康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7.73%、56.46%、45.38%。
2010年,立讯精密登陆深交所中小板。资本的注入与市场的认可,让昔日的“打工妹”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耀眼新星,身家暴涨的她此后常年在各大富豪榜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王来春在富豪榜上不断刷新纪录的背后,与其精湛的资本运作能力密不可分。在王来春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和强有力的技术并购推动下,立讯精密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一举成为苹果的核心供应商。
从早期的Lightning线、Watch无线充电模块,到后来的AirPods,甚至iPhone整机,苹果众多产品的背后都留下了立讯精密精心打磨的印记。在苹果大量订单的有力加持下,立讯精密如同装上了强劲的引擎,公司业绩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然而,近年来苹果公司自身增速有所放缓,“果链”企业的日子不再像此前那样滋润。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王来春积极求变,努力帮助公司摆脱对苹果的依赖。2021年,王来春推出“三个五年计划”,全方位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业务。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耕耘,王来春通过“内生外延”的战略,不断拓展立讯精密的商业版图。在她的卓越领导下,如今的立讯精密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产品广泛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多个领域,客户遍布世界各地。
回望立讯精密一路走来的创业历程,王来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感慨万千。她认为,公司的成长离不开对时代机遇的把握、对核心能力的深耕以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践行。立讯精密从消费电子起步,逐步向通信、汽车领域延伸,其本质是以精密制造为根基,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协同,构建覆盖多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去年业绩实现双增,亮眼答卷背后亦面临挑战
此番向港股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的背后,立讯精密近来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
财报显示,去年,公司营收达2687.95亿元,相较于上年的2319.05亿元,实现了15.91%的稳健增长。
在盈利指标方面,立讯精密同样表现出色。去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3.66亿元,较上年的109.53亿元增长22.03%,盈利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
从产品结构深入剖析,消费性电子产品无疑是立讯精密营收的中流砥柱。去年,该板块为公司贡献了2240.94亿元的收入,营收占比高达83.37%,彰显出其在公司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同期,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其他连接器及其他业务分别为公司贡献3.35%、5.12%、6.83%、1.33%的收入,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立讯精密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从地区分布来看,立讯精密的业绩对海外市场较为依赖。去年,公司的内销收入为333.28亿元,外销收入为2354.67亿元,后者的收入占比高达87.6%。
尽管营收、净利润指标双双实现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立讯精密已“高枕无忧”。去年,公司的毛利率出现下滑,从2023年的11.58%降至10.41%。其中,营收占比超八成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毛利率为9.10%,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对此,立讯精密会计机构负责人陈会永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去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系个别智能可穿戴产品在2024年出货,但因产能利用不足导致亏损、全球布局导致国内产能短期过剩以及海外扩产前期空投,目前已基本回到正常水准。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的负债率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24年,立讯精密资产负债率从56.61%上升至62.16%,同比增加5.5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因为营收的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同步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适当增加借款以更好的支持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内增或外延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立讯精密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一项重要议案,同意公司及立讯通讯(上海)有限公司收购闻泰科技(维权)关于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股权、业务资产包。
雷达财经了解到,截至7月3日,根据交易双方签署的各项协议约定,前述交易相关标的股权及资产的交割前置条件已全部满足,各项权属交割手续正有序推进。
对于收购闻泰的ODM业务,在5月22日的年度股东会互动交流活动上,立讯精密也明确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力争在今年交割后实现损益平衡;两年内,推动业务达到行业内优秀水平;三年内,使其达到公司平均水准。同时,公司将拓展新业务,把握终端AI领域的ODM业务发展机遇,突破传统存量业务的局限,坚定不移地推进目标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立讯精密分红的变化也引发市场关注。2012年至2023年期间,立讯精密的现金分红总额从0.36亿元一路攀升至21.53亿元。其中,2023年较上一年更是翻了一倍还多,涨幅达132%。
不过,去年公司的分红规模有所回落,降至14.49亿元。面对投资者“为什么分红这么低?不能大方一点吗?”的抱怨,立讯精密回应称,主要是考虑到未来并购及扩张的资金安排。
而王来春也坦言,“作为公司最大股东,我当然希望提高分红比例,但作为一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全局考量,即首先需确保更多产品品类能够跻身全球顶尖的供应链体系”。
截至7月4日收盘,立讯精密股价报35.29元/股,最新市值为2559亿元。由“最强打工妹”王来春率队的立讯精密,未来能否成功叩开港股资本市场的大门,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责任编辑:尉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