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再融资有限回暖,两家机构超百亿定增又添波折: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延期,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亦计划延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券商再融资有限回暖,两家机构超百亿定增又添波折: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延期,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亦计划延期

  今年以来,此前较为沉寂的券商再融资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天风证券等3家推进相关事项,不过,部分券商的定增又遇波折。

  南京证券近期披露,经股东大会上通过,公司50亿元定增计划延期12个月,该方案原定于7月4日到期。早在2023年4月,南京证券首次抛出上述定增方案,而后又修订募资投向、进行首次延期,直至今年5月中旬,方案获上交所受理。

  与之类似,定增“候场”两年的中泰证券,也计划将方案延期。据披露,本月中旬,该公司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年内,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天风证券的定增股份上市,前2家为实施并购重组的券商。去年至今,上市券商及母公司中,仅国信证券湘财股份披露了定增预案。

  对于券商再融资市场当前情况,有非银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券商要“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的政策基调并未改变,年内的券商定增主要体现为存量项目推进,并非全面放开券商再融资。

  2家券商定增方案一延再延

  这是南京证券上市以来发起的第二次再融资,但定增之路却一波三折。

  资料显示,南京证券于2018年6月登陆A股,IPO募资净额9.37亿元。上市次年,公司便抛出再融资计划,2019年8月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该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6亿股,控股股东紫金集团认购近半数股份(3亿股),募资总额60亿元。

  2020年6月,上述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核准,同年11月定增完成,最终发行股份数量3.88亿股,募资总额43.75亿元。

  首次定增完成后,2023年4月,南京证券欲再度融资。

  据披露,该公司计划发行11.06亿股,募资总额50亿元,半数募资款(25亿元)投向证券投资业务,其余资金投向资本中介业务,以及增加对另类子公司、私募子公司等的投入。

  不过,方案发布仅两个月后,同年6月,南京证券调整了募资用途,大幅缩减投行业务投入,从25亿元降至5亿元。方案修订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成为募资第一大投向,拟投入资金不超13亿元。

  去年7月初,上述定增方案面临超期失效,南京证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对其延长12个月。如今,方案再度延期。

  中泰证券也是如此,定增方案一延再延。

  今年5月底,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获上交所受理。该公司于2023年7月首次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20.91亿股。其中,枣矿集团认购比例达36.09%,认购金额不超过21.66亿元。

  彼时,中泰证券拟拿出超四成(25亿元)募资款偿还债务,其余资金投向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另类投资和做市业务。

  但方案发布仅两个月之后,公司在同年9月修订方案,维持募资总额不变,将偿债资金规模缩减至15亿元,并增加了两个投资项目:一是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证券,二是财富管理业务,拟分别投入5亿元。

  此后,该笔定增未有推进,去年9月底,公司宣布将方案有效期延长一年。

  如今,定增方案或再度延期。据中泰证券近期公告,该公司将于7月1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内容之一是延长定增预案有效期相关议案。

  融资必要性成监管关注重点

  南京证券融资“补血”的必要性,正成为监管关注重点。

  该公司近期披露,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在前募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情况下,公司实施本次融资的必要性。

  对此,南京证券回复称,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前次的定增募资款已全部使用完毕,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

  对于再次发起定增,南京证券称,公司净资本规模处于行业中游,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证券行业集中度预计将继续提升,如不及时补足资本、紧跟市场发展大势,竞争能力将被削弱。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南京证券净资本152.25亿元。近三年,公司业绩持续攀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20.08亿元、24.76亿元和31.47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6.46亿元、6.77亿元和10.02亿元。

  不过,年内,天风证券定增落地,中泰证券、南京证券定增受理,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券商定增是否逐渐转暖?

  “3家中小券商定增获得交易所受理或审核通过。但近期主要是存量项目推进,并非全面放开券商再融资。”国泰海通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近两年,券商再融资市场表现冷淡,昔日的百亿融资不见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缩减募资规模、调整募资投向。

  尤其是在2023年8月之后,IPO、再融资阶段性收紧,股权融资市场表现持续冷淡,券商融资亦进展缓慢。

  Wind统计显示,2023年下半年至今,上市券商及母公司中,仅有4家完成定增,为国海证券、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和天风证券。

  2023年11月,国海证券定增落地,实际募资额31.92亿元,较最初的拟募资总额(85亿元)减少超六成。

  去年5月、10月,国联民生和国泰海通先后抛出定增方案,均为配合并购重组而实施增发。

  其中,国联证券以294.92亿元拿下民生证券99.26%股份,并募资20亿元;国泰君安向控股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发行股票6.26亿股,并募集资金总额100亿元。

  业内认为券商再融资未全面回暖

  不仅如此,近两年抛出定增预案的券商屈指可数,且募资均为配合并购实施。

  据披露,去年至今,上市券商及母公司中,仅国信证券、湘财股份披露了定增预案,分别拟募资51.92亿元和80亿元。其中,国信证券拟增发收购,欲拿下万和证券96.08%股权;湘财股份则计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同期,券商配股和可转债的表现更加冷清,自2023年初至今,近两年半时间里,未有上市券商发布相关预案。

  监管层面,去年5月,证监会修订上市证券公司监管规定,其中提到,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和再融资行为应当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等,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当前的券商再融资市场情况,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此前对记者表示:“现阶段,大规模放开券商再融资不太现实,对个别机构的融资需求,可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满足。”

  究其原因,他认为,目前,市场资金的供需仍需平衡,券商等金融机构若过度融资,或会对市场资金造成一定的分流。

  “同时,当前的行业监管更趋向于精细化管理,即针对单家机构的具体需求,而不是让行业大规模融资。”他同时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常福强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券商再融资有限回暖,两家机构超百亿定增又添波折: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延期,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亦计划延期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