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距离微众银行越来越远

  来源:银瑞社

  十周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对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些最早一批发展的民营银行而言,过去的十年,不仅代表着自身发展的历程,更代表着行业发展的轨迹。

  继去年微众银行十周年发布“新十年愿景”以后,网商银行今年也高调举行了十周年分享会。

  这两家头部民营银行,未来目标都比较一致,致力于布局前沿技术。微众银行的新的发展愿景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网商银行则提出AI银行图景——成为千万小微商家的CFO

  这十年,网商银行从阿里小贷成长为民营银行巨头,服务6800万小微商家,而微众银行则依托腾讯系的微信、QQ流量加持,累计服务超过4.2亿个人客户和580万企业客户,互相都在使着劲。

  微众银行于新十年的开始,完成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变革,将总行49个部门重新排列,内嵌至新设的四大事业群中,并单独增设国际发展部。其在香港设立微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批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民营银行。

  而网商银行接下来的动作,令人更加好奇。

  追赶“一哥”

  在支付宝的首页,出现了“我的常用”一栏,其中除了我的快递、支付宝会员以外,还列示了“余利宝”这一产品。

  在此之前,支付宝更多推介的是“余额宝”产品。

  而余利宝,正是网商银行提供服务的产品。该产品需要用户开通网商银行账户,部分商户版本还要求近30日日均资产不少于1万元。

  网商银行,正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收入。

  对比民营银行一哥微众银行,无论是规模增长或是盈利水平,网商银行仍有不少需要追赶的地方。

  19家民营银行当中,2024年,微众银行以40.81%的营收贡献位居首位,网商银行则以22.81%的营收贡献位列第二名。

  2024年业绩对比。2024年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1%实现净利润31.66亿元,同比下滑24.66%出现成立以来首次年度利润负增长。

  而微众银行则出现了成立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2024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同比下降3.13%,实现净利润109.03亿元,同比增长0.81%。

  相较之下,网商银行利润降幅更为明显。其利润下滑与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关联。2024年,网商银行信用减值损失120.6亿元,较上年度增加了20多亿元。

  对比之下,微众银行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133.99亿元,较上年度减少了8.7亿元。

  此外,2024年,网商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46.14亿元,同比增长了11.4%,其中员工薪酬上涨增加约1.57亿元,销售及市场费用增加了3.6亿元。

  而微众银行持续加强费用管理,驱动经营降本增效,2024年,该行业务管理费及研发费用共123.54亿元,同比减少0.88%。

  2024年度总资产收益率来看,微众银行为1.84%,网商银行为0.69%,后者低了1.15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资产规模更大且增速更快。截至2024年末,微众银行资产规模为6517.76亿元,同比增长21.7%,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4710.35亿元,较年初增长4.2%。

  瑞财经发现,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总资产规模差别分别为327亿元、834亿元、1807亿元。

  网商银行跟微众银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2024年贷款规模增长上,网商银行则优于微众银行。期内,微众银行贷款余额为4359.76亿元,同比增长5.18%,网商银行贷款余额为2984.54亿元,同比增长10.3%。

  微众银行过度依赖消费贷业务,以“微粒贷”业务为主,2024年,该行个人贷款总额为2166.84亿元,同比下降4.76%,其中消费贷款额2027.75亿元,占比高达93%。而网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据主导地位,其中100%为个人经营贷。

  不过,今年一开年,网商银行出现存贷款缩水的情况。截至2025年3月底,网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2911.85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73亿元,吸收存款余额3306.02亿元,较上年底减少134亿。

  至于资产质量,2024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1.44%,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2.3%。同期,微众银行拨备覆盖率302.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93%,均高于网商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更强。

  数据显示,2024年,网商银行拨备覆盖率20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9%。

  管理色彩不同

  一家企业管理层的性格色彩与过往履历,影响着企业的经营风格。

  同样是背靠大厂的金融玩家,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的管理层风格有些差别。

  从股东分布来看,网商银行由六大股东组成。截至2024年底,蚂蚁科技集团持有19.71亿股,比例30%,万向三农集团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杭州禾博士电子商务、金字食品分别持股26.78%19.48%15.22%、4.87%、3.65%。

  而微众银行,由第一大股东腾讯持有11.75亿股,占比30%。2024年,腾讯减持了微众银行8454万股,持股比例从32.73%降至30%。另外,河南前首富朱保国(百业源实控人)、“深圳股神”林立(立业集团实控人)等知名人物也是微众银行的股东,分别持有15.87%、15.31%。

  在人员分布上,网商银行多名高管出自阿里系,关键决策由蚂蚁集团掌控。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目前担任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信贷事业群总裁、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料显示,金晓龙曾于2013年在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曾用名)担任产品与现金管理部总经理一职,后来担任平安银行网络金融事业部总裁、小企业金融事业部总裁的职务。

  网商银行董事韩歆毅为蚂蚁集团执行董事、CEO,董事黄辰立为蚂蚁集团副总裁、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高嵩曾先后担任阿里金融中台技术负责人、蚂蚁微贷事业群架构师、网商银行首席架构师等职务。

  该行主要对外发言的是行长冯亮,他曾先后在交通银行总行、浦发银行总行工作,历任浦发银行总行零售银行总部高级经理、电子银行部手机银行处负责人等职务。

  而微众银行虽然背靠腾讯,但微众银行多数高管都出身平安系。像是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行长李南青,常务副行长黄黎明、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行长助理方震宇等人,都曾在平安系待过。

  与网商银行一把手金晓龙相似的是,顾敏也是平安系出身。顾敏自2000年前后加入中国平安,曾负责平安后台运营及创新业务,曾是平安集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舵手,一度被外界视为马明哲的接班人。

  只有微众银行非执行董事林璟骅,来自腾讯集团,现任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微众银行不少高管面临超期任职的争议。顾敏、李南青分别于2014年、2015年加入微众银行,在任时间均超过9年。而马智涛自自2016年7月起任副行长,黄黎明自2016年3月起任常务副行长,在副行长职位上的任职时间均超过8年。

  出身于1956年的李南青,现年69岁,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相较之下,网商银行多数高管是近几年才开始任职的,人事变动较为频繁。2024年,网商银行非执行董事李臣非执行董事辜校旭副行长江浩监事会主席童正月均已经离职。

  另一方面,比起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更注重技术投入。

  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员工总人数1905人,科技人员占比67%,约1276人。而众银行科技人员,占比50%。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网商银行,距离微众银行越来越远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