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MM铜加工交流平台
编者按:受全球铜矿增量下滑、铜精矿供应趋紧及冶炼企业减产预期升温,叠加新能源汽车、电网投资等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需求端韧性凸显,再加上美国拟对进口铜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担忧、催生囤货现象,以及刚果(金)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支撑,今年上半年铜价最终以涨势收官——伦铜半年线涨幅达12.66%,沪铜半年线上涨8.22%,SMM1#电解铜上半年累计涨幅为8.4%。如今,下半年的大幕已经开启,上半年推动铜价上涨的这些因素是否会持续发挥作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铜价能否延续上半年的涨势,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现货市场
电解铜现货价格上半年同比上涨4%
现货价格方面:据SMM报价显示,SMM1#电解铜的半年度日均价方面,SMM1#电解铜今年上半年的日均价为77657.65元/吨,与2024年上半年的日均价74552.86元/吨相比,上涨了3104.79元/吨,涨幅为4%。进入2025年7月以来,SMM1#电解铜有涨有跌,其均价整体重心出现了小幅上移,其7月4日的均价为80535元/吨,与6月30日的均价79990元/吨相比,上涨了545元/吨,涨幅为0.68%。
今年上半年进口铜精矿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回顾今年上半年,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的走势与市场对铜精矿供应短缺的担忧密切相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初1月3日当周,该指数为5.85美元/吨;而到了6月27日当周,该指数已降至-44.81美元/吨,半年内累计下降50.66美元/吨,这一变化直观反映出铜精矿供应紧张的态势在持续加剧。不过,近来这一指数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截止到7月4日当周,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为-44.25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0.56美元/吨。
从行业动态来看,据SMM此前了解,Antofagasta与中国冶炼厂2025年中谈判结果TC/RC敲定为0.0美元/干吨及0.0美分/磅。
今年上半年国内电解铜产量同比增加67.47万吨同比增11.4%
产量方面:2025年半程已过,国内电解铜产量再攀新高。据SMM统计,2025年1-6月电解铜累计产量同比增加67.47万吨,增幅达到11.4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那么,为何今年上半年国内电解铜产量会出现如此爆发式的增加呢?这与国内冶炼产能的释放密切相关。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不断有新的冶炼厂投产,而这些新产能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投产。进入今年上半年后,这些新投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部分甚至达到满产状态,大量新增产能的释放直接推动了国内电解铜产量的节节攀升。
LME电解铜库存去库近七成 COMEX铜库存暴增
库存方面:从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库存走势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进入2025年,截至1月2日(周四),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为11.43万吨。之后,库存出现上升趋势,并在3月3日触及37.7万吨的高点。不过,在达到这一高点后,库存整体进入去库阶段,截至6月30日(周一),库存降至12.61万吨,较年初增加了1.18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维持在13万吨附近,与去年同期40万吨左右的库存水平相比,整体处于低位。这一库存低位状态,也从侧面反映出上半年铜市场供需关系的一些变化。
从LME电解铜库存数据变化来看,LME铜库存6月30日的铜库存数据为90625吨,与1月2日的库存数据为271350吨相比,下降了180725吨,降幅高达66.6%。
而从COMEX铜库存数据来看:COMEX铜库存6月30日的铜库存数据为211209短吨,与其1月2日的铜库存数据93372短吨相比,上涨了117837短吨,涨幅为126.2%。
后市展望
►宏观方面
国内方面:市场对国内宏观利好预期较强,关注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财政政策方面: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的核心看点在于存量政策的加速落地和增量政策的适时推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在三季度集中发行,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强度。同时,可能会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进一步支持“两重”“两新”等关键领域,并将以旧换新扩至服务消费领域;也可能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外贸、消费等重点领域,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支撑。货币政策方面: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LPR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进一步下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有望继续深化,以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消费政策方面:上半年促进消费政策力度显著,下半年消费政策或将更加注重文旅、体育、健康消费等场景创新,优化离境退税等提升消费便利度,以期从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同时,财政资金可能会对生育、就业、服务消费等民生领域予以支持,进而提升居民中长期消费意愿。
海外方面:美联储政策:6月非农数据向好拉长美联储观望期,市场几乎放弃7月降息押注,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约为70%。若美联储如期降息且美国政策有效托举经济,将支撑铜价;若全球经济超预期下滑,则抑制铜需求。关税政策方面:美国232条款铜进口关税的实施时间和税率成为影响铜价走势的重要变量。若9月前对铜实施25%关税,预计第三季度美国铜库存将增加,世界其他地区铜库存继续下降,随着关税落地,美国囤货需求下降,预计第四季度美国铜库存减少,其他地区铜库存转为增加。若关税实施时间晚于预期,美国进口将持续至第四季度,会进一步收紧美国以外市场,支撑铜价。需警惕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对铜价的扰动。
►基本面
供应端:展望未来,全球铜精矿的增量来源相对有限,具体表现为增量主要依赖现有铜矿扩建项目,而世界级新投产铜矿项目不仅数量少,其贡献的增量也十分有限,难以缓解供应压力,且全球范围内大型可开发铜矿项目已难寻踪迹。由此,铜精矿短缺持续加剧,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扭转,鉴于市场对铜精矿供应的担忧短期难消,预计这将从原料端为铜价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电解铜存在供应错配问题,美国上半年过度进口电解铜,非美地区库存处于低位,若这种情况持续,将支撑铜价;若供应错配问题随着关税落地等因素得到解决,铜价上行空间将受限。
需求端,虽然电网需求可能依然强劲,但考虑到关税给家电出口带来的压力和“反内卷”等因素的影响,且考虑到全球消费增速预计将低于去年的预期,下半年铜需求或出现边际走弱,这对铜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库存方面来看,目前国内铜库存和LME铜库存处于较低的位置,给铜价带来了低库存方面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LME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极易发生挤仓行为,这会对铜价形成支撑。但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以及全球供需关系的调整,库存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铜价。
综上,市场对国内政策加码的预期较强,预计将给予铜价带来宏观暖风;而美联储能否如期降息,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美国和多个国家的贸易谈判情况以及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或将反复扰动铜价。基本面上,虽然下半年整体铜需求增长有边际走弱的可能,但供应端短缺对铜价的支撑更强,使得铜价下半年依然能受到基本面较强的支撑。
机构声音
7月3日(周四),瑞银(UBS)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将2025年和2026年的铜价预估分别上调7%和4%,至每磅4.24美元和4.68美元,逆转了此前较谨慎的需求展望,因关税不确定性的重大影响已消退。虽然关税不确定性可能会造成终端用户需求减少,但瑞银的基准情景预测显示需求将在未来12个月内回归趋势水准。欧洲和美国等传统终端市场的复苏将对铜价构成支撑,这些市场的需求受到补库存和电气化、德国财政政策、国防和AI等行业的长期驱动因素的支持。受到供应端有利动态和长期需求驱动因素的支撑,瑞银对铜价保持相当乐观的看法。
高盛预计8月伦铜价格存在上行风险,预测价格为10,050美元/吨。高盛此前已将2025年下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预测上调至平均9890美元,高于此前的9140美元,预计铜价到今年12月将下跌至9700美元;2025年铜价有望达到每吨10,050美元的峰值。预计2026年铜价全年均价为每吨10,000美元(此前预测为10,170美元),并预计到2026年12月将达到10,350美元。
德商银行预计今年年底铜价将达9500美元/吨。
中信证券研报称,近期铜价震荡上行,市场对于后续铜价走势存在一定分歧。商品属性来看,铜矿上游精炼铜矿增产指引及CAPEX非常有限,TC/RC费用持续大幅下调,全球精炼铜矿整体仍维持紧平衡局面;此外,中国经济“稳增长”、美国经济“软着陆”支撑铜价底部,当前市场价格相对合理,铜价若要进一步打开上升通道需要看到国内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海外经济的企稳回升,静待新周期到来。而通胀预期的抬升、降息预期的抬升以及美元指数的小幅回落均有望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支撑铜价延续当前偏强震荡的行情。中信证券维持铜价下半年上行至10000—11000美元/吨的判断,警惕7月“对等关税”问题超预期的扰动。
来源:SMM铜加工交流平台,作者:李丹。上海有色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行情数据、价格信息、市场统计信息、调研信息等)部分内容有改动,如有疑问请文末咨询编辑。
(转自:SMM铜加工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