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盛宴”强势回归

▲AI时代医健领导力跃迁指南

作者:贝壳社

2025年,生物医药板块正上演一场“王者归来”。

01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

2025年6月,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正式重启,通过明确且高标准的指引,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铺设了一条清晰的上市路径。其核心要求,如不低于40亿元的预计市值,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等,旨在筛选出真正具有技术突破和广阔商业前景的行业领军者。为市场树立了清晰的标杆,让优质企业能够更有信心地冲刺A股市场。

2025年7月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元生物”)科创板IPO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的IPO企业。

其中,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突破了重组人白蛋白药物的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产量、工艺简单、低成本、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在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禾元生物CMO秦志杰为贝壳学社四期校友。

目前,禾元生物核心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OsrHSA,HY1001)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拟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有望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打破该领域长期依赖血浆提取的局面。

禾元生物的成功过会,极大地提振了一级市场的信心,激励着更多优质企业沿着这条路径迈向资本市场。目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上市的20家企业均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创新。必贝特、恒润达生正在科创板排队冲刺IPO。

除了科创板,近年来,北交所正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上市新选择。

与科创板专注于“硬科技”领域不同,北交所则主要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差异化互补。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68家,超半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包括贝尔生物在内的多家医健企业正在北交所排队等待上市。

2025年的A股生物医药IPO市场呈现出积极且结构化的新格局。科创板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再次为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明确商业前景的企业打开国内上市渠道,与此同时,北交所的崛起也为更多类型的创新企业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资本获取路径。

02

“挤爆”港交所

截至目前,已有10家医健企业成功赴港上市(大多为生物医药企业),几乎追平2024年全年总量。如3月21日,维昇药业成功挂牌,成为港股 “生长发育第一股”;4月15日,映恩生物正式港股上市;5月23日,恒瑞医药正式港股上市,成为近五年港股最大医药IPO;5月27日,派格生物正式港股上市;6月23日,药捷安康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价大涨70%;6月30日,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泰德医药正式港股上市;7月3日,拨康视云正式港股上市等。

此外,维立志博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亦诺微医药、微脉、百力司康等数十家医健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排队等候上市,场面火爆,预示着下半年IPO热潮将持续。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等18A企业纷纷趁热配股,其中信达生物5.5亿美元和科伦博泰2.5亿美元的配股交易,成为今年港股生物医药最大规模的两个再融资交易。

香港市场的强劲反弹,是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的结果:如“南向资金”持续大规模涌入,年内净买入额创历史新高,已成为港股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支柱和定价的关键力量。在全球宏观经济有望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得到改善。港股市场凭借其国际化优势,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创新资产的首选平台。此外,多个IPO项目获得投资者热烈追捧。如恒瑞医药作为近五年港股最大的医药IPO,获得了超过454倍的超额认购;泰德医药的香港公开发售也获得了超过300倍的认购。映恩生物、药捷安康等企业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更是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整体来看,资本高度青睐那些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企业。无论是像恒瑞医药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是像映恩生物这样凭借其在ADC领域的领先技术和超60亿美元的BD交易证明自身价值的新星,都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03

双轨协同:共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新格局

随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重启、北交所的不断发展与港交所18A的持续繁荣,共同塑造了一个功能互补、协同共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无论其类型或发展阶段,均提供了多样化的上市渠道。

对于行业领导者而言,“A+H”两地上市已成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优战略。通过同时拥抱内地和国际两大资本市场,企业得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财务灵活性,同时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实现市值的同步增长。

双轨并行的格局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资本运作效率与国际竞争力,一个健康多元、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

经过前几年的调整,市场泡沫已被挤出,投资者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资本正精准地流向那些真正具备创新价值的领域,如抗体偶联药物(ADC)、细胞治疗等前沿赛道。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活跃的BD交易,正不断验证着中国创新药的全球价值。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正在持续加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医保支付体系的不断优化,共同为创新药的研发、审批、上市和商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即将迈入一个更为繁荣且充满活力的全新发展阶段。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和拥抱的黄金时代。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且非治疗方案推荐

参考资料

医药IPO“挤爆”港交所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

关于贝壳社

贝壳社是国内领先的医健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了"产业空间+创业教育+投资孵化+资本运作"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为医健领域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赋能。通过深度挖掘高成长项目、精准匹配产业资源及全球化生态网络,覆盖企业从孵化培育到加速发展的全链路,重点提供包括空间落地、创业培训、资本运作及跨境资源链接服务。贝壳社以加速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医健领域的孵化器、加速器、连接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IPO盛宴”强势回归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