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在被监管处于高达235万罚单并创行业近三年单次处罚最高纪录之后,海尔消金对相关舆论风波进行了回应。
机构之家注意到,7月28日,海尔消金表示,该处罚主要针对2021年以前检查内容,公司已高度重视、接受处罚并已完成整改,后续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提升公司治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罚单漩涡中,总经理黄应华早已离任
回到7月25日青岛金融监管局公布的处罚情况,根据披露信息,指向海尔消金三处违规,并对其严格落实“双罚制”:在公司被处以罚金的同时,相关负责人均给予警告或同处罚金。
具体包括:
一、营销宣传夸大误导、催收不当、贷后管理不尽职、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以质价不符的收费项目调节收益分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等违规。其中,海尔消金被罚款105万元,时任消费生态链群高级经理高翔、贷后管理部高级经理胡雨森被给予警告。
二、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其中,公司层面被罚款50万元,时任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被警告并罚款20万元,财务部负责人郭涛、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郭镇德、信息技术部总监吴文辉均被警告。
三、违规办理同业业务,违反同业业务监管规定。其中,海尔消金被处以50万元罚单,时任总经理黄应华被取消任职资格两年,金融市场部负责人郭涛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上述罚单之中涉及的最高领导——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其在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及违规办理同业业务两大违规方面均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不仅被处于20万罚单,且被取消任职资格两年,后者在业内处罚中也较为罕见。
图片系海尔消金原总经理黄应华
不过,在此次罚单落定之前,黄应华似乎早已做好了调整准备。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原总经理黄应华现已离任两年之久,但其仍在公司担任董事一职,保持微妙的联系,直至今年7月正式退出。
目前来看,海尔消金仍存在“将帅缺失”的困境。在黄应华辞任总经理后,2023年2月,原副总经理张西铭正式接任,但不到一年后其却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总经理岗位空悬至今,由董事长李占国代为履行相关职责。
业绩增长迅猛
尽管海尔消金表示已完成整改,但对于其合规化经营之路而言,只有“进行时”,难有“完成时”。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高达1.6万条相关投诉,则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警醒。
图片系海尔消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数量
从投诉内容来看,高利息和暴力催收频频发生。
例如,7月6日的投诉中显示,用户认为海尔消金违规收取除了利息之外的费用,实际收取利率已经超年化36%,违规收取了权益订单费用,权益礼包还有担保费,要求退回超出24%部分的费用。7月7日的一则投诉则显示涉及暴力恐吓催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3月实施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规定催收机构只能向债务人本人催收,不得骚扰其亲属、朋友、同事等无关第三方。
图片系海尔消金用户反馈涉及高利率部分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图片系部分涉及暴力催收投诉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尽管投诉高企,但海尔消金近几年业绩却增长迅猛。
作为国内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海尔消金在近几年演绎资产、收入、利润均双位数增长的发展态势。以过去的2024年来看,海尔消金年末总资产规模已达到293.5亿,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27.3%;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2.1%。
而复盘过去几年表现,2021年则为海尔消金进入资产快速增长的时间节点:当年公司资产规模同比较2020年大增超50%至155.8亿元,此后的两年资产总额分别增长至211.3亿元、262.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4.3%、11.7%。与此同时,在2020至2023年期间,海尔消金营业收入从11.8亿元上升至24.9亿元,净利润从1.1亿元上升至3.7亿元,分别累计增长111%、220%。
图片系海尔消金近几年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亿元)
资料来源:wind
此外,从资产质量表现来看,截止2024年末,海尔消金不良贷款余额为6.0亿元,不良率为2.15%,不良率连续两年下降。这背后,除了和公司过往几年快速扩表起到一定“摊薄”作用之外,也与2024年海尔消金按照监管要求调整五级五类规则有关(不良率口径调整为“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此前则为“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责任编辑: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