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本文字数:91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谁能想到,一张皱得像餐巾纸的清代地契,竟让百万网友集体”上头”?
当UP主@在下曼妥思(俞明锐), 用工具一点点展开破烂泛黄的纸张时,弹幕为他揪心:“这也能修?” “看得手抖!”而屏幕前那双稳定的手,正展现着书画修复师最寻常的日常——将破碎的历史,重现人间。
本期《来点财经范儿》邀请到书画修复师俞明锐,他是书画修复领域粉丝最多的博主,一条破损地契的修复视频《修复一张 “餐巾纸”》,在B站播放量超百万。
这位让传统非遗技艺“出圈”的年轻修复师,也曾是冷门专业的“迷路人”。
俞明锐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专业,当时他面对的不仅是就业岗位的稀缺,更是大众对书画修复近乎空白的认知。当同学纷纷转行时,命运的齿轮却在2019年悄然转动——他将一段修复过程随手发上B站,意外收获20万播放量和2万粉丝。数字背后涌动的不仅是流量,更是一双双广大网友渴望了解传统技艺的眼睛。
此后,俞明锐在反复打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频风格,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专业知识,让“洗、揭、补、全”的千年古法在谈笑间变得鲜活可感。这种创新表达撬动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线上视频点击量突破百万的同时,线下送修的清代地契、祖传字画、大型碑帖等订单纷至沓来。
但揭开流量滤镜,这个行业依然保持着千年传承的清醒。面对网上“修复师能买江景房”的调侃,俞明锐在《来点财经范儿》节目中晒出真相:单笔五位数左右的报价看似可观,但修复周期通常比较长,算下来收入并不高。在这个用倍速看视频的时代,他仍坚持用几百个小时复活一张古画的生命。
书画修复技艺传承千年,既恪守着“洗、揭、补、全”的古法根基,又在技术发展中不断进化出新的生命力,这让它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够焕发光芒、保护每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尽管冷门行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在困扰着本专业的学生们,但俞明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他说,修复的本质是“修心”,对事物保持耐心是顺利抵达彼岸的关键。
完整节目上第一财经app、B站搜索《来点财经范儿》观看,花絮视频上抖音搜索《来点财经范儿》。
文稿:胡樱丽、翁渝杰、吴计沁(实习)
微信编辑|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