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港两地同步发布公告,将投资建造10艘21万吨级纽卡斯尔型散货船、4艘9000吨级沥青船。
随后,获得订单的造船厂也陆续公布相关建造合同签订情况。
根据公告,10艘21万吨级纽卡斯尔型散货船中的4艘将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建造,6艘将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旗下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船舶建造订单总金额超52亿元人民币。
根据北海造船信息,此次4艘船舶项目的签约是各方继2019年首次合作后的再度携手。不仅充分彰显了中远海发立足产融协同优势、助力产业链公司船队转型升级的责任担当;更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搭建 “造、租、运” 人民币应用场景、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实践的重要举措;同时标志着央企强强联合,在筑牢装备自主屏障、共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绿色与智能深度融合的标杆产品,此次签约的21万吨散货船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全面升级。该型船采用新一代高效线型设计,油耗较上一代船型降低约6%,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要求,能效水平实现显著提升;针对航运业燃料转型趋势,采用甲醇和氨燃料双预留设计,为船东未来布局替代燃料提供灵活支撑。
此外,4艘沥青船船舶订单总金额超8亿元人民币。其中2艘9000吨级内外贸兼营沥青船由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另外2艘9000吨级冰区加强型沥青船由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
根据马尾造船消息,该项目是福建船政重工在高端特种液货船领域实现的又一次重要订单突破,实现了在该细分船型领域的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此次建造的2艘新船将延续马尾造船成熟的9000吨级沥青船设计方案。
黄埔文冲表示,早在2006年就与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南方沥青公司成功签订6艘5900吨沥青船订单,此次2艘船舶订单的签订,充分体现了双方对细分市场需求的精准研判以及对航运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新船交付后,将显著增强中远海特的特种货物运输能力,优化船队结构,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中远海发作为全球航运产业链的关键角色,借助中国船厂的强大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进一步拓展其船队结构,优化业务布局,通过与青岛北海造船、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福建马尾造船和中船黄埔文冲等船厂的深度合作,中远海发不仅巩固了自身的船队基础,也为全球航运市场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力量。
此次14艘新造船订单的签署,是继2024年中远海运发展与多家中国船厂签订的42艘散货船建造合同之后的又一重要突破。订单的签署不仅展示了中远海发在航运市场上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强劲增长动力,还进一步体现了其在国际航运市场中抢占先机、提升竞争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