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瓦发电增益8.27%、弱光10.79%!TOPCon最新实证结果出炉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及光伏组件功率的标准测试条件(STC)为:AM 1.5G 光谱、1000 W/m² 辐照度、25°C 电池温度。然而,在户外实际运行环境中,受光照条件及辐照角度等因素影响,组件受光面辐照度常低于标准值。因此,弱光响应性能成为影响组件实际发电量的关键因素。在STC标称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弱光响应更优的组件在实际应用中自然能发出更多电量,显著提升发电收益。

测试目的:

为考察不同类型、不同技术组件的弱光响应差异,TÜV北德20256月2日至30日在一个以多云阴雨气候为主的地区,日本鹿儿岛(北纬32°3′57″,东经130°19′53″)针对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与最新N型BC组件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

项目介绍:

本次项目在日本鹿儿岛实证基地进行,采用固定支架安装(倾角32°,距地高度1.2米),每组技术(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与最新N型BC组件)各配置两来自不同厂家的样本。组件初始功率采用SAT方法测量,测试结果未经光谱校正。发电量(直流,DC)数据通过高精度CR1000X采集系统获取,采样间隔为1分钟。同时,以相同间隔记录了组件平面辐照度、背板温度、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等数据。

测试结果:

2025年6月2日至30日期间,对两类组件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数据显示,TOPCon组件29单瓦发电量达119.61 kWh/kW,而N型BC组件为110.47 kWh/kW。TOPCon组件平均每瓦长期发电增益达8.27%深入分析日变化规律发现:在日辐照度较低的时候辐照度小于400W/),TOPCon组件的发电优势尤为突出,单瓦增益高达10.79%,充分印证了其在极端弱光条件下的卓越性能。

结论:

晶科能源TOPCon组件在阴雨、高纬度等低辐照场景下展现的优异发电性能,核心源于其四大技术优势:优化的载流子输运路径有效降低漏电流损耗;优异的并联电阻(Rsh)特性提升弱光电流收集效率;先进钝化层技术显著抑制载流子表面复合;以及更高的填充因子(FF)确保最大化功率输出。这些特性共同构筑了其在真实发电场景,尤其是弱光环境下的显著竞争力。

编辑:孔令辉

责编:刘婧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单瓦发电增益8.27%、弱光10.79%!TOPCon最新实证结果出炉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