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黎灵希
又有行业知名公司计划从港股市场退市。日前,大悦城地产公告,拟回购除控股股东以外的所有股东所持股份。协议安排生效后,大悦城地产约47.3亿股计划回购的股份将被注销,公司也将申请撤销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加速“新陈代谢”,IPO数量和募资额大增的同时,退市公司数量也在上升。Wind数据显示,超30家公司从港股离场,其中17家为主动退市,2024年同期不到10家。
欲借私有化提升管理效率
据大悦城地产公告,公司拟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每股对价为0.62港元,合计金额约为29.32亿港元。该价格较大悦城地产此次公告前最后交易日(7月17日)收盘价0.370港元/股,溢价约67.57%。此次私有化旨在精简大悦城地产的管治框架、企业架构及股权,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大悦城地产成立于1992年,于2013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约为153.26亿股,直接控股股东为大悦城控股集团和得茂,间接控股股东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大悦城控股集团为A股上市公司,得茂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
此次协议安排生效后,大悦城地产将分别由大悦城控股集团、得茂拥有约96.13%和3.87%的股份,而公司将从港交所摘牌。
大悦城地产在私有化原因中提及了公司股票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等问题。近年来,受行业周期影响,大悦城地产的市场表现呈现阶段性波动,流动性随之承压。公司股价自2018年5月以来一直在1港元以下徘徊,停牌前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不到300万港元。截至8月1日收盘,大悦城地产总市值约76.85亿港元,市净率为0.24。
资料显示,大悦城地产以开发、经营和管理“大悦城”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为主要业务方向,同时开发、销售、投资管理其他物业项目,拥有投资物业、物业开发、酒店运营、管理输出及其他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今年以来主动退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势强劲,活跃度显著提升,上半年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同时,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截至8月1日,年内共有52只新股上市,超40家A股公司宣布筹划赴港上市。
然而,仍有超900家港股公司年内日均成交额不到10万港元,超过1400家公司股价在1港元以下,逾400家公司港股市值不到1亿港元。
价格和交易量长期处于低位、上市平台失去融资功能等因素,推动着一批港股公司选择主动撤退。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7家港股公司主动退市,数量较2024年同期明显增加。另据统计,近10家港股公司正在谋划通过私有化等方式退市,包括北京建设、力宝等。
对于企业来说,当上市地位不再具备稀缺性及融资功能时,私有化一方面可以避开股票市场波动影响,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其减少维持上市地位相关的各种成本,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推动业务转型与重组。对于港股市场来说,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将进一步优化港股上市公司的结构,推动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增强投资者信心。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