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成本压力大?中行试点信用卡逾期诉讼费计入账单

  信用卡逾期诉讼费用可能要由持卡人买单了。中国银行近日公告,计划自2025年9月14日起,将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等纳入逾期信用卡账单。将先以上海为试点展开实施,再逐步向其他地区推广。

  这一政策调整的背后或是信用卡资产质量持续承压的行业现状。数据显示,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突破1200亿元。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信用卡平均本金回收率持续下滑至不足6%,导致银行传统贷后管理面临一定成本压力。

  业内认为,随着信用卡业务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这一调整能否被行业效仿,有待观察。

  开展试点

  中国银行近期发布公告称,计划于2025年9月14日起,对信用卡账户因逾期所产生的相关诉讼费用一并纳入涉诉信用卡的账单中,具体包括诉讼费、仲裁费、律师费等十余项费用(暂不包括利息及违约金)。

  根据公告,此次调整将采取分阶段试点方式推进。上海长宁支行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实施,上海分行将于10月11日跟进,全国其他地区分行则计划于10月19日起陆续推行。

  针对公告内容,第一财经记者致电中国银行信用卡客服中心,对方表示,确有此项规定,但近期并非全国开展。目前具体费用标准及实施细则需咨询各地分行。

  华南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透露,银行一般先行垫付诉讼相关费用,但近年来随着不良资产规模扩大和本金回收率持续走低,若判决后借贷人无可执行资产,这些垫付资金往往形成二次坏账。“控制逾期成本是保障信用卡业务盈利的关键。”该负责人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业内跟进类似调整的银行为数不多。某信用卡机构人士分析称,这在行业内还属个例。从中国银行分阶段推进的做法可以看出,这是一次审慎的试点探索。

  信用卡不良激增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银行此次调整信用卡诉讼费用收取规则,可能因为零售信贷风险持续暴露带来的成本压力。

  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金额迅速攀升。央行数据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从2008年末的33.77亿元飙升至2024年末的1239.64亿元,16年间增长近36倍。仅2024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同比增长就达到26.31%。

  从行业整体来看,信用卡资产质量恶化趋势明显。据Choice数据、银行年报统计,共有13家银行公布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数据。2024年末,13家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合计1459亿元,较2022年激增526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在百亿元以上,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

  此次调整信用卡诉讼费用计入规则的中国银行亦在此列。不过,记者注意到,该行的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规模相对稳定。2022年至2024年,中国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03.02亿元、101.14亿元、102.72亿元。

  同期,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居高,且高于银行整体不良率。在有数据统计的16家银行中,信用卡不良率全部高于银行总不良率。以常熟银行为例,2024年,常熟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4.14%,高出该行总体不良率(0.77%)逾4倍。

  不良贷款及转让激增的同时,由于回收本金的可能性降低,导致从不良贷款业务“掘金”越来越难。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环比分别下降0.7个、0.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0.5个、1.9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仅为5.8%。

  一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信用卡不良规模持续增长,不少银行的诉讼成本也在激增。但目前信用卡业务本金回收率普遍较低,这也意味着即便花费大量的起诉成本,银行能收回的资金可能也在“缩水”,传统的贷后管理模式面临考验。

  会否有银行跟进?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银行采取此类举措?

  一名信用卡资深人士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当前推行这一机制面临多重现实挑战。例如,诉讼成本是否有清晰的标准、银行如何做好告知义务、存在争议如何解决等,都需要进一步摸索。

  在他看来,随着2022~2024年信用卡风险集中释放,目前行业不良率已进入相对平稳期。“从风险周期来看,当前更可能是局部调整而非行业变革,预计跟进实施类似政策的银行将较为有限。”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在研报中指出,疫情期间已经经历了一轮不良暴露,各家银行也降低了风险偏好。2024年以来违约率有下行趋势,2025年虽有波动但中枢并没有大幅抬升。

  在王剑看来,诱发此轮零售不良贷款暴露的重要因素是前几年银行大规模投放以及由此引发的风控不足,在零售不良大幅暴露的背景下,当前银行投放已经非常审慎。

  也有受访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贷后管理进一步趋于成熟的表现,未来或有更多银行跟进。

  “这不仅是风险应对,也是一种经营理念的升级。”上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相较于此前信用卡跑马圈地时代对贷后环节的粗放式管理,现在很多信用卡中心开始试图摆脱对第三方催收团队的依赖,建立一个更加良性的模式。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为降低风险,银行信用卡贷后处置方面有诸多变化。

  去年,三湘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拟招聘催收人才。与此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不同,此次银行亲自下场招聘的催收人才在学历、经验上的门槛更高。同时,多数要求候选人具有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方面的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银行业正在加速推进信用卡不良资产的批量转让。2023年,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信用卡不良贷款金额为376.9亿元,2024年则上升到467.1亿元,增长90.2亿元。2025年一季度,通过银登中心转让的信用卡不良贷款金额为51.9亿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秦艺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贷后管理成本压力大?中行试点信用卡逾期诉讼费计入账单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