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揭老年消费陷阱:“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都是骗局

  当前,部分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群体设置消费陷阱现象层出不穷,且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8月6日,中消协发文,涉及前述投诉热点、典型案例。

  一是互联网宣传诱导陷阱。一些无良商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点击,随后跳转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收取“会员费”。二是线下会销欺诈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销”“免费赠送”或“健康讲座”的幌子,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进行营销,向老年人兜售“三无”产品、劣质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称的假冒产品,并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进行销售。三是直播虚假宣传陷阱。一些不良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健康焦虑心理等特点,在网络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收藏品”、将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宣传为“包治百病”的神药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2025年4月16日,消费者王先生通过消协315平台投诉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称,4月14日,其父亲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被前述公司发布的“走路赚钱”广告吸引,按照广告信息中“走路赚钱”的方式,被一步一步引导至“妙映软件”,扣款798元。拨打商家电话,无人接听。后经消协调解,商家全额退款。

  2025年5月19日,李女士向消协投诉佛山市顺德区某电器有限公司称,当天其父母接到一通推销电话,声称参加讲座可免费领取大米。随后,其父母前往当地一家酒店听课。销售人员宣称该公司的净水器具有治疗功效,“喝了不会生病”,并以赠送云南旅游VIP卡、破壁机等礼品为诱饵,诱导其父母花费3980元安装了一台该公司生产的净水器。而该品牌净水器在某平台售价大多三四百元,销量也很低。李女士要求退款,对方表示将扣除安装滤芯的费用。

  中消协呼吁,建议相关部门强化精准化消费教育,面向老年群体开展“短、实、新”的防骗宣传教育,提升其识骗防骗能力。建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涉老消费重点监管清单,对直播间虚假宣传、网络诱导点击扣款、农村会销乱象等加大查处力度。相关直播平台加强对商家资质和商品的审查,优化广告展示逻辑,避免向老年用户定向推送高风险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中消协揭老年消费陷阱:“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都是骗局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