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张君花
若羽臣不想只做代运营商。8月5日晚,若羽臣发布公告称,依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正筹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对此,若羽臣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H股上市不仅是融资工具的升级,更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通过叠加政策红利、国际资本整合、资本运作灵活性等多重优势,可更好地拓宽国际视野、对接和整合全球资源,在品牌出海、供应链全球化等方面建立长期竞争力。
若羽臣成立于2011年,定位为全球消费品牌数字化管理公司,主营业务为品牌代运营。彼时,若羽臣正好赶上互联网发展最盛的时期,依托电商快速发展,若羽臣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在2020年登陆深交所,成为深交所主板代运营公司上市第一股。
不过,电商发展的红利在若羽臣身上并未持续多久。2021年,若羽臣在上市后首年便出现业绩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若羽臣营收12.88亿元,同比增长13.44%;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滑67.02%。2022年,若羽臣营收12.17亿元,同比下滑5.55%;净利润为3374万元,同比增长15.55%。
事实上,在若羽臣业绩下滑的同期,其他美妆代运营商也面临发展困境,例如丽人丽妆持续亏损,宝尊电商则陷入增长瓶颈。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表示,随着电商红利消退,电商企业增长乏力,发展空间逐渐缩小,这些品牌需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困境,若羽臣的转型早已开始。2022年,若羽臣推出自主品牌——绽家并提出“专衣专护”理念。2024年,绽家品牌推出战略单品香氛洗衣液,上线几个月销售额即破亿元。截至目前,若羽臣自有品牌包括绽家、斐萃等品牌,主要布局家用清洁、大健康等消费品领域。
财报显示,2024年若羽臣自有品牌营收同比增长90.28%,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升至28.37%。自有品牌的增长也直接拉动若羽臣整体业绩向好。2024年,若羽臣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29.26%和94.58%。不过,若羽臣的主营业务——代运营则持续下滑。2024年,若羽臣代运营业务营收7.64亿元,同比下降18.95%;2023年,代运营业务同比下滑10.77%。
若羽臣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后续公司会持续推进多品牌矩阵建设,围绕自有品牌所在行业持续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布局。”若羽臣的这些布局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赴港筹资或许是其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在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此次若羽臣选择推进港股上市计划,可以更好地对接国际资本,为其全球化扩张提供资金动能。同时,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量大,能够为若羽臣带来更多融资机会,这对于若羽臣在自有品牌孵化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扩展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