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理想来源|财富独角兽
7月20日我国正式迎来入伏,同时也是内地公募基金披露二季报的高潮阶段,对于以往焦虑业绩差如何交成绩单的基金公司来说,今年到目前因为权益产品集体飘红甚至频传新高改变了这一尴尬局面,但也有大潮中的没落者,比如安信基金。
01
300亿“固收+”王牌基金经理离任
张翼飞转战私募让安信基金措不及防
7月17日,安信基金的多只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在公司打拼13年的“固收+”名将张翼飞正式离任,其管理的9只公司基金基本交给了同期的搭档,市场传言其下一站奔私。
从天天基金网的资料来看,张翼飞的公募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暂时定格在11年零114天,他曾担任过安信基金的副总经理,卸任时的基金资产总规模约为281.77亿元。特别是,他在安信所管理过的全部产品任职回报均为正值。张翼飞在资产配置上以稳健而著称,他对自己的产品定位是理财替代,贯彻避险理念,重视持有人体验,产品净值回撤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以他管理规模最大、管理时间最长的代表性产品安信稳健增值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05月25日,在当时的股票市场牛市的最顶峰,成立至今累计回来报82.81%,年化收益率6.12%,同类产品收益率排名71/457。在收益排名靠前的同时,该基金仅在2024年9月出现过一次超过5%的净值回撤,最大回撤-7.2%,在所有同类产品中处于前5%分位。安信稳健增值这个代表产品,规模114亿元,且最难得的是年年正收益,已连续9年,即使2022年股债双杀的极端行情,仍是正收益!
在该基金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海油、美的集团、保利发展、晋控煤业、海尔智家、宁波银行、山西焦煤、淮北矿业、中煤能源、顾家家居,整体上是偏高股息的稳健防御类标的。从权益投资来看,持仓地产龙头(TOP5总市值仅5000亿)、加仓家电/汽零(贸易摩擦影响低估)、增持电解铝(成本降低),减持金融股并置换煤种(焦煤→动力煤)。
综合各方对张翼飞的评价,他的投资模式具有开创性的有两点:首先是率先将价值投资理念引入“固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其次是在股债组合策略方面,明确设定权益中枢,据此对不同基金进行定位,构建了权益中枢在10%至50%区间的“固收+”产品线。甚至,他被外界赞誉为“避险大师”。
在此次离职时,张翼飞甚至发布了公开信,感谢了一路相随的投资者乃至安信基金和各方人士。张翼飞本次卸任的9只产品继任者是李君和黄琬舒,其中安信目标收益、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安信丰穗一年持有、安信恒鑫增强等4只产品由黄琬舒继续管理;安信稳健增值、安信民稳增长、安信稳健增利、安信民安回报一年持有、安信平衡增利等5只产品由李君继续管理。虽然两人与张共事多年,耳濡目染从张身上学到了很多,但坊间对张的离任形容为“公募圈的一次巨震”、“安信基金本就缺少能打的这次又少了一位”,甚至有人直言“安信基金很难找到张翼飞的平替”。
02
安信新成长年内基本未涨
三位基金经理共管疑似人力浪费?
或许正是由于上述提到的安信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缺失,目前公司甚至出现了三人共管一只基金经理的情形,典型的代表是灵活配置型混基安信新成长,当下的三位基金经理是陈一峰、陈思和应隽。但是,仅从2025年的情况来看,该基金的A类份额到目前的净值增长率约为0.06%,基本等于没有挣钱。
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的三季度末,去年全年还凭借接近10%的增长率排在同类的前三分之一,但是今年却从顶峰跌落,原因为何呢?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看,该基金在权益部分的配比依然维持较低的比例,其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宁德时代、万华化学、建设银行、扬农化工、久立特材、海螺水泥、中国神华、贵州茅台、中国巨石、中国建筑。
它们无论在年内还是近三个月的涨幅都比较有限,整体以国企蓝筹的高股息防御类标的为主。从债券部分来看,组合中基本是国债和金融债为主,基本是常规的固收+或者二级债基的思路。从基金契约中的投资目标来看,其表述为“本基金通过股票与债券等资产的合理配置,深入挖掘和把握市场投资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超额收益。”
从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基金契约描述得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债总指数(全价)收益率*50%“,产品本身的名称设定给人以成长类主题产品的遐想,但实际的契约设定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在刚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基金经理们表示,我们的股票投资一直坚持自下而上的投资思路,在充分研究公司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公司成长空间和行业竞争格局的背景下,结合估值水平,在“好价格”下买入并持有“好公司”,长期获得估值均值回归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的收益。
这样的表述大体跟陈一峰有关,这位11年的老将是公司现任的研究总监兼总经理助理,但是他管理的五只基金今年到目前表现一般,其中涨幅最好的一只还不到8%。经济学硕士的女将陈思任职刚满4年,目前管理三只基金的合计规模仅仅约为5.80亿元;除去安信新成长外,另外两只基金最新的年内涨幅也不过是在5%一线左右。另一位女将是同样任职四年从事固收投资的应隽,她管理四只基金的规模也是接近11亿元而已。
这样看来,三人合管的安信新成长不到5亿元,或许公司的本意是借助陈一峰的名气,但实际并没有达到,难道不能将该基金放心地交给两位女将吗,或许效果也不会太差。
责任编辑: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