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500万,京东汽车\"震虎价\"败了?

最近养车圈炸了个大新闻——就因为“震虎价”这三个字,京东养车不仅输了官司,还得掏出500万赔偿,这事儿你听说了吗?

2025年8月4号,京东养车在自家“京东汽车”的官方账号上发了篇《声明》。大概意思就是,法院已经认定他们之前搞的“震虎价”宣传有问题,属于不正当竞争,现在按判决登声明消除影响。说起来,这事儿从2023年9月就埋下了伏笔,当时京东养车突然喊出“震虎价”的口号,铺天盖地搞营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虎”指的是谁——不就是同行里的老对手途虎养车嘛。

果不其然,没过几个月,到2024年1月,途虎养车直接把京东养车告上了法庭,说这“震虎价”的宣传既不正当竞争。这官司一打就是快两年,双方来回拉扯,直到今年7月21号,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终审判决下来,才算有了定论:途虎养车胜诉,京东养车的上诉被驳回,判决立马生效。

判决结果一出来,京东养车的日子可不好过。除了那500万的赔偿金,还得赶紧停下所有跟“震虎价”相关的宣传,更麻烦的是,从判决生效那天起10天内,得在“京东汽车”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还有抖音上的京东汽车官方旗舰店、自家的京东养车App上,连续10天登声明,把之前造成的坏影响给抹掉。

不过有意思的是,京东养车的负责人回应表示说“震虎价”就是个名字而已,不影响他们继续给用户提供“优质低价”服务。甚至还放话,马上要拿出50亿养车补贴,再整个“365无忧购”服务。同时面向全网征集新名称,参与用户最高可获得iCAR V23汽车家庭使用权大奖”。

表面上看,养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确实像给池水投了颗石子,激起不少涟漪——平台们为了抢用户,今天推个折扣套餐,明天搞个上门服务,消费者打开手机能刷到七八家比价,仿佛怎么选都不亏。但再往深了看,当竞争的弦绷得太紧,就容易从“良性赛跑”变成“恶性互踩”。更要命的是,过度内卷会让整个行业陷入“价值迷失”。

其实,轮胎行业真正该“卷”的,从来不是价格数字,而是“看不见的竞争力”。比如在供应链上,能不能建立更精准的库存管理系统,让车主换到的 “新鲜胎”;在服务标准上,能不能制定统一的安装流程,从轮胎拆装到动平衡检测,每一步都有摄像头全程记录,让车主能在App上回看施工过程;在技术创新上,能不能开发出智能适配系统,输入车型和驾驶习惯,就自动推荐最适合的轮胎型号,甚至预判轮胎的磨损周期,提前提醒更换。

说到底,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相互推着往前走的正循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三个字500万,京东汽车\"震虎价\"败了?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