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创资讯玉米市场分析师唐晓霄
【导语】近期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稳定,随着湖北春玉米购销量过半,华北地区春玉米上市节奏也逐步推进,另外当前华北黄淮南部局部干旱天气也影响秋玉米的生长情况,市场关注度提升。随着市场陈玉米供应量逐步减少,新作玉米的生长情况或将影响市场价格变化,8月份新玉米和轮换粮双向出库叠加供应下,玉米价格或维持下行趋势。
进入8月份,玉米价格稳中略降,窄幅调整,因市场陈粮剩余很少,心态偏强继续支撑玉米价格,随着陈粮减少,市场开始关注华北春玉米上市节奏。
产区陈粮余粮减少,对玉米价格仍有支撑
8月份主产区贸易商玉米余粮较少,供应面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较强,近半个月价格跌幅较小。截止到8月5日,东北地区黑龙江西部玉米主流成交价格2190-2220元/吨,较半月前(7月20日)价格略降10元/吨。华北地区以河南市场为例,养殖玉米出货价格参考1.20-1.21元/斤,较半月前(7月20日)价格基本稳定;且多数贸易商余粮很少,据卓创资讯电话调研了解,河南多数地区平均一个县内贸易存粮在1000-2000吨的不足3家,少数存粮在500吨以内,多数基本出售完毕。余粮减少,贸易商对企业降价接受度较低,价格支撑力较强,优质粮价格相对坚挺。以山东深加工企业为例,截止到8月5日,山东深加工企业均价是2478元/吨,较半月前(7月20日)累计涨5元/吨,涨幅0.20%。近半月以来,企业到货量相对低位,价格变化幅度有限,余粮减少对价格支撑力较强。
湖北春玉米购销量过半,华北春玉米中下旬上市量增加
进入8月份,湖北地区春玉米基本销售过半,其中钟祥、汉川、仙桃地区春玉米购销逐步收尾,玉米发货量较7月份减少。7月底襄阳春玉米集中上市,但襄阳地区春玉米供应量较少,且随着春玉米价格量少价涨,外运优势减少,襄阳秋玉米数量供应量不多,对价格影响有限。截止到8月5日,湖北地区春玉米装车价格1.18元/斤,大净粮,散粮,较7月中旬价格涨0.02元/斤。
8月上旬湖北春玉米供应量下降,8月中旬以后华北地区春玉米将集中上市,主要集中在苏北、豫东、鲁南、皖南个别地区。各地粮源阶段性补充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另外,进入8月份,中储粮双向轮换玉米将集中出库,7月份拍卖的进口玉米也将陆续出库,继续增加市场供应量。拍卖玉米和春玉米双重补充市场,供应缺口得到弥补。
华北黄淮南部干旱,或影响秋玉米生长
7月份以来,黄淮地区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较小,尤其是豫东南、皖北地区旱情快速发展。其中河南东部和南部玉米受干旱、持续高温影响,以及降雨偏少,玉米叶片出现卷曲,但是当地农民积极进行抗旱,部分灌溉条件较好的区域,已经进行3-4次灌溉,缓解了旱情。少部分坡地,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玉米补水较困难,旱情较明显。皖北地区玉米、大豆等作物7月份也处于生长关键期,受持续高温少雨情况,玉米叶片也出现卷曲,因此当前农民积极开展抗旱,自救为主。总体看,由于当前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缺水会影响雄穗抽出,花粉坏死,影响玉米产量,部分得不到及时灌溉的玉米地将会有减产情况,需要关注8月份雨水天气对旱情的弥补,若部分地区雨水不足,或将影响玉米产量,或对市场业者心态有一定影响,产量预期减少,或利多新季玉米开秤价格。
深加工行业7月份开工负荷偏低,8月份预期提高
7月国内玉米淀粉行业月均开工负荷为50.76%,环比上月下降2.8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6.75个百分点。7月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开工负荷继续下降,一方面行业亏损压力不断加重,部分企业减产或停机检修;其次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下,季节性检修逐步增多,导致行业开工负荷下降。进入8月份,前期检修的产能或逐步有所恢复,预计行业开工负荷整体小幅提升,将在一定程度利多玉米消费。
7月中国食用和粮食乙醇开工负荷为33.38%,环比上月下降13.4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1.42个百分点。乙醇检修装置增加,7月份东北地区、河南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增多,导致乙醇行业玉米消费量下降,企业对玉米收购意向下降,利空该地区的玉米价格。8月份预计前期检修的工厂恢复生产,也有少量7月未检修工厂计划8月检修。但8月下半月供应可能增长,卖方出货积极性或增加,总体预计8月份开工负荷率或环比7月份微增,对玉米收购以及价格均有刚需支撑。
利多支撑不足,玉米价格或延续震荡下行趋势
总体来看,8月份虽然陈玉米余粮减少,但春玉米和轮换粮出库将对市场有所补充,供应缺口相对较小。下游需求方面,饲料养殖企业玉米库存当前基本降至30-40天,后期对新玉米采购意向较高,另有小麦替代持续补充,8月份玉米刚需采购支撑力不足;深加工行业开工负荷或有小幅提升,对深加工行业玉米消费有一定刚需支撑,但增量极为有限。总体看,利多支撑不足,在新玉米阶段性上市过程中,供应缺口逐渐被弥补,8月份玉米价格或整体维持震荡下行趋势,但优质陈粮剩余较少,价格仍有一定支撑,预计跌幅有限,下跌幅度或在30-50元/吨。
责任编辑:李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