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在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后。近日,多家国有大行迅速响应,率先表态将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8月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贴息政策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同时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有助于更好推进投资经营,提升服务质量,为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等带来便利。对银行来说,在办理消费贷款业务时需要进行认真调查,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确保贷款用途真实,在必要时采用受托支付的方式有效管控贷款资金流向。
记者以用户身份走访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获悉,尚未有网点收到相关通知。有大行客户经理称,目前没有这个优惠,后续或许会有。
六大行齐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实施消费贷、经营贷贴息新政的部署后,近日,主要国有大行均已通过公开渠道明确表态积极响应。
记者从交通银行获悉,交通银行已研究制定《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共提出六大行动、35项具体措施,推出个人贷款整体品牌“交银惠贷”,加大对以旧换新、汽车、家电家居、文旅健康、餐饮零售等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
交通银行对本报记者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常会贴息政策要求,切实做好政策传导,以数字化手段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提振消费,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精准滴灌经营主体金融需求,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各类主体,发挥交行在促消费、扩内需、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农业银行8月4日在公众号发文称,农业银行加大个人消费和服务业主体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积极有序组织贷款贴息政策落实工作,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下阶段,将积极部署政策落地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传导至千企万户,助力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持续为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和惠民生贡献农行力量。
同一时间,“邮储银行+”公众号显示,邮储银行将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扎实推动政策传导落地。邮储银行将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切实降低城乡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全力确保国家政策红利及时、便捷、高效地惠及广大消费者。
工商银行8月2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工商银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工商银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中国银行8月1日发文称,将全力抓好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以高效、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为激发国内消费潜力贡献金融力量。
“今日建行”公众号则显示,建设银行将切实做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暂未执行,多地已有先例可循
8月7日,记者以用户身份走访了北京地区的多家银行网点,某大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目前无论消费贷还是经营贷均没有贴息政策,利率以个人测出来的数据为准,最低3.4%左右。另有某大行大堂经理称,没有收到这一通知。另有个贷经理称,以对公名义贷款,首贷户贴息是第一年在贷款批下来的利率基础上减1%,且利率减免只有首年才有,不过这个优惠一直都有。此外,还有某大行客户经理称,目前没有这个优惠,后续或许会有。
随后,记者又前往股份行网点,某股份行个贷经理称,目前没有收到贴息的通知,消费贷最低利率按照个人系统中的折扣券执行,最低为3.05%。
不难看出,当前不少银行正密切关注贴息新政,但暂未有具体方案。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本报记者表示,总行响应政策发布公告后,要制定详细细则,涵盖贴息对象、比例等关键要素,多部门研讨论证后传达至分行,分行结合本地情况细化再落实到网点。此过程涉及文件流转、会议沟通、系统配置等环节,且网点接到通知后需内部消化准备,组织培训让工作人员理解政策,存在时间延迟。
此前,就有四川、重庆等地开展了个人消费贷贴息,贴息标准多在1.5%,具体流程多为消费者先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实际消费完成后,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审核通过的将给予贴息。限定购买的商品品类包括汽车、电子产品、住房装修等,限定商户包括家装、家电、家具、厨卫等,此外也有地区对申请的人群作出了限制。
有银行从业者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贴息新政估计需要借款人成功申请贷款后,再申请补贴,以防止套取补贴。贴息标准可能会在1%到2%之间,也可能会设补贴上限与申领次数限制。
王鹏分析道,此次贴息的形式可能会是贷款发放或到期时,一次性给予补贴。也可能是定期补贴,按月或按季度,根据利息支付情况给予补贴。对于借款人可能是直接减免每月利息,或者正常还息后返还部分利息。
贷款贴息引领金融促消费新模式
今年以来,银行业在消费贷打响了一场“利率争夺战”,不少银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纷纷降至2%左右。进入4月,银行对消费贷利率做出调整,其下限不得低于3%。这一变化也意味着,此前银行业间围绕利率展开的“价格竞争战”告一段落。同时对于经营贷来说,上半年不少银行经营贷利率同样有所下调,最低可做到2.35%。
在娄飞鹏看来,贷款贴息充分发挥财政和金融的政策协同优势,降低消费者申请贷款的利息支出,与银行无序竞争下调利率有着根本的不同。
从银行角度来说,一方面,贴息覆盖了部分成本,有利于保护银行的息差,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贴息政策分担了部分贷款风险,降低银行潜在坏账压力,保障了资产质量。另一方面,银行具备渠道优势和用户基础,贴息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
王鹏表示,长期来看,若贴息刺激贷款需求规模扩大,银行利息总收入增加,净息差可能回升,银行也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但若市场竞争加剧,银行提高贴息比例或降低利率,净息差会持续受压。
金融促消费的核心之一是让金融机构有动力、有能力为居民消费提供支持,而贴息通过改善银行的经营环境,消除了银行因“降息提额”可能陷入的内卷式竞争。
对个人来说,贴息政策能够直接降低居民的信贷成本,减轻月供压力,激发了人们的借贷意愿和消费热情。对服务业经营主体来说,贴息为众多中小微服务企业送来“及时雨”,缓解其融资压力,为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
责任编辑: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