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相继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营收方面,“三桶油”均同比下降;净利润方面,除中国石油同比略有增长外,中国石化及中国海油均同比下降。
中国石油:营收7531.08亿,净利润468.07亿
4月29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一季度,公司积极应对宏观形势、油气价格、供求关系变化,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改革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安全环保等工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油气两大产业链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财务状况健康良好。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8.1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2025年高质量“开门红”。
油气当量产量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加速发展。公司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有序推进原油产能建设,科学组织天然气稳产上产,积极推动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大力加强油气生产成本控制,持续优化海外油气资产结构,加大风光发电、地热等新能源指标获取和转化力度。一季度,公司油气当量产量4.67亿桶,同比增长0.7%。
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炼化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公司加强炼化产品市场动态跟踪分析,及时调整优化生产方案和产品结构,加大炼油特色产品、化工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力度,努力提升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产销量。持续推动炼油化工转型升级,吉林石化乙烯、广西石化乙烯、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二期、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等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一季度,公司加工原油3.37亿桶。
持续完善营销终端建设,市场销售份额稳步提升。公司强化成品油调运组织和库存管理,积极采取灵活精准的营销策略,大力推动纯枪销售,在保持产业链畅通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快布局集加油、充电等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站,加强非油业务和自有商品运营开发,国内“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持续拓展海外高效市场,国际贸易运作能力稳步提升。一季度,公司销售成品油3677.6万吨。
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天然气销售量效齐增。公司持续优化资源结构和销售流向,严格控制采购运营成本,积极推动市场化销售,加大优质直销客户、工业客户和气电客户开发力度,天然气销售实现量效齐增。一季度,公司销售天然气864.42亿立方米。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石油持续发力,风光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6%。成本控制方面也颇有成效,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8.36亿元,其中管理费用同比下降0.34%,有效提升了利润空间。
公司将继续立足长期主义,坚持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强企、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文化引领、数智石油五大战略举措,主动应对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以更好业绩回报广大股东和投资者。
中国石化:营收7353.56亿,净利润132.64亿
中国石化的一季度业绩面临挑战,营业收入7353.56亿元,同比下降6.91%,归母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下降27.58%。
上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加强高质量勘探,扩大效益建产规模,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等地区取得油气勘探重要突破,济阳、准西等重点原油产能建设加快推进,川西、顺北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积极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创效保持增长。
一季度油气当量产量1812万吨,同比增长3.4%,其中天然气产量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
炼油化工低成本应对市场变化。公司紧贴市场需求,全力优化生产组织运行,推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炼油方面,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出口规模、优化出口节奏和结构,有序实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项目;化工方面,强化成本管控,以效益为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高负荷运行盈利装置,密切产销研用结合,稳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一季度完成原油加工量6330万吨,生产成品油3883万吨、同比增长4.1%,乙烯产量327.9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1951万吨。
成品油销售盈利水平稳中有升。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加强市场研判和产销协同,全力拓市扩销创效。实施差异化策略,汽油经营量同比增长5.4%,车用LNG零售量同比增长119.3%。同时,积极推动充换电业务发展,稳步推进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一季度成品油总经销量5981万吨,同比增长6.5%。
资本支出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公司持续优化投资项目管理,一季度资本支出人民币205亿元,主要用于济阳、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川西等天然气产能建设以及龙口LNG等油气储运设施,镇海扩建、广州和茂名技术改造等项目及镇海二期乙烯、茂名乙烯等项目,综合加能站网络发展、现有终端销售网络改造、非油品业务等项目。
中国海油:营收1068.54亿,净利润365.63亿
中国海油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双降。营业总收入为1068.54亿元,同比下降4.14%,归母净利润为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5%。
在产量上,中国海油实现了净产量188.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4.8%,国内净产量130.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2%,主要源于渤中19-6等油气田的产量贡献,海外净产量58.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9%,受益于巴西Mero2等项目。在成本控制上,公司资本支出约人民币277.1亿元,同比下降4.5%。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服营业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07.9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6%,钻井服务、船舶服务等业务板块作业量的增加拉动了业绩提升。
综合来看,三家石油公司在一季度各有特点。在能源生产上,都重视油气产量的稳定与提升,中石油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增长明显,中国海油国内外产量均有上升,中石化天然气产量增幅较大。市场环境变化应对方面,都受到全球油气价格波动、国内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影响,营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新能源发展方面,中国石油风光新能源实现大幅增长,中国石化充换电站网络布局快速拓展。未来,三家石油巨头在巩固传统油气业务优势的同时,加快新能源布局、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