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XU TIAN · 我是许天
我之所以出来创业,并不是走在大马路上被闪电劈了一下,打开任督二脉顿悟的。
而是之前有过一段半创业的经历。
我相信这段经历对你会有很大启发。
我刚实习那会,干的是公众号美食编辑,到处探店,说是探店,实际就是收了钱,昧着良心夸这些店好吃。
在这个过程中,我加了不少餐饮店的老板。
第一个知识点来了:
同行业的老板和企业领导的微信,真建议加一加,因为当你选定一个行业,你事业大概率会跟这个行业深度绑定三四十年,对方又是这个行业的资源和话语权,最顶端那一波人,他绝对是朋友圈最有价值的人脉。
加了这些老板之后,我跟他们几乎没联系,但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喜欢把自己的文章,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发到朋友圈。
今天写了十万加,明天写了百万+。
你可以理解我是一个爱显摆的人,但我更愿意称之为自我展示。
朋友们,第二个知识点来了:
总有人告诉你,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对的,因为普通人不是金子,也不会有酒香(只会有汗臭),你的优势,你的强项,你的发光点,一定要尽可能展示出来,才有可能被看见。
主动的人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我不断地向外展示,我可以写文章,我可以写爆款,终于机会来了——有个做粤菜的老板看到我朋友圈,让我给他餐厅公众号写一篇新品上市的文章。
确认好价钱之后,把公众号推过来,说按照这个风格来写就行,我一看这个公众号,这么说吧,从排版设计,到内容,就是一坨屎。
我问这老板,这号是谁在运营,他说之前招的一个新媒体编辑,不过离职挺久了,现在前台帮忙做,文章就是找别人写的。
听了这个老板的话,我突然想:
会不会餐饮行业,很多门店,很多餐厅,本身就有搭建自己自媒体账号的需求?
因为她们要推广新品、要节假日要发一些活动推文,或者会员活动。
于是我就到网上去搜我吃过的一些餐厅的名字,发现他们都有自媒体账号,但是都有个特征,就是做得跟一坨屎似的。
说明什么,说明他们都有这个需求,但是做得极其不专业。于是我就跟这个老板说,你这个账号,也别一篇篇算,我帮你运营,图文和活动策划,一个月3000块钱,全包了。
老板,一算,觉得很划算,招个编辑五六千块,还要交社保,这3000块挺划算啊。
*第一个代运营的公众号
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没底,怕自己做不好。
很多人也这样,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觉得自己好像挺一般,为什么可以帮别人做,甚至是教别人做。
可是事实是:
这些餐饮老板一辈子都跟食材和厨房打交道,对新媒体是陌生的,公众号怎么注册都不知道,你只需要比他懂就能赚到这份钱,创业这些年,我更加坚定了这个道理。
跨行业赚钱是比较容易的,80分的人,就是能赚60分的人的钱,60分的人,就是能赚30分的人的钱。
赚的是经验差、能力差、信息差。
我当时这个项目底层原理就是,找到一个细分领域的需求,然后用能力差去赚钱。
大家可以发散下思维:
但凡你懂一点自媒体,懂图文制作,懂视频剪辑,懂怎么搞一点点小流量你所在的行业,那些公司,那些老板,他要不要曝光,要不要流量?
他们肯定会要的。
任何有需求的地方,即是流动的财富。
记住这句话。
合作这个客户之后,于是我编辑好一段文字,附带上我一些爆款文章的链接,群发给之前加的餐饮老板的微信,大概十几个吧,结果,又有一个老板说我有这需求。
朋友们,瞬间6000+到手,那是我一个月工资也差不多七八千。
于是,一个可怕的计划在我脑海里闪过:
广州有二十多万餐饮门店,我只需要把其中两三万家账号代运营谈下来,那岂不是年入过亿?之后我岂不是和马云称兄道弟,和巴菲特共进晚餐?
哈哈哈我真是个商业天才。
问题在于,两个账号的代运营,基本是我一个人体力的的极限,如何规模化,批量化?
招聘是不太可能招聘,毕竟一个人刚入门的公众号编辑都是5000块,那这个就没有什么利润了,有没有更低成本的人力呢?
我想到了大学生兼职。
*当时加的大学生兼职还留着
他们成本低,时间充裕,而且学东西快,也有旺盛的兼职需求,在这里又又又再告诉大家一个商业知识:
要学会把自己的经验,技能,单位时间,进行多次售卖。
比如我干这个账号代运营,自己一个人顶多只能支撑两三个账号,但是如果我把我的经验,制作出一个简单易上手的SOP,每个人只需要按照这份流程去执行,不就实现批量化了吗?不就是多次售卖了吗?
我真是个商业鬼才,华尔街经理来了都得敬我三分。
于是我招了五六个大学生兼职,而我自己出去跑业务,挨个店去问他们要不要做自媒体账号,当时我已经有一些合作案例和营销案例,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最多的时候,我帮十个餐厅运营账号,月入3万。
单纯副业哦。
那时候我还在上班,觉得自己年底自己真的要衣锦还乡了哈哈哈,而且做餐饮的代运营很爽,基本每次去吃饭,都不用钱,而且每次有新品,你需要去尝,我那段时间就是到处蹭吃蹭喝。
后来这个事儿没有持续做下去,也没有做大做强,一方面学生兼职,其实内容质量很难把控,有些大学生还直接骂老板,整顿职场。
另一方面,我和挪威正式出来创业,于是就慢慢把这个业务淡化了。
复盘整个经历,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总结了些经验:
第一,不要别人说什么风口你就去追什么风口。
尤其一些卖课的,能传到人尽皆知的风口,能拿出来卖的风口,通常说明市场已经很饱和,很拥挤,没有信息差,小钱可以赚,我不认为你进去就能赚到大钱。
我之所以选择写作课,因为内容是永恒的需求,而不是什么风口。
第二,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挖掘一些细分领域的需求。
比如你会写作,写短视频脚本,写公众号文章,太多人跟你抢,但是你去帮一些乡镇企业家写他们的创业故事呢,去帮一些粉丝写他们偶像的同人文,机会更多。
第三,商业的本质不复杂,有需求的地方,一定会有财富。
只要你能解决这个需求,财富就会流向你。
所以,怎么着,你手里至少有一项帮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然你谈再多的商业技能,再多的信息差,它没用。
就这样,朋友们。
想赚钱,保持学习,不断精进。
我从没见过一个一无所长的人能赚到大钱的。
品牌合作案例
Welcome to follow My public wechat account
I’ll show you some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