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从通州区商务局获悉,第三届品创·品牌节于5月22日-23日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办,超过150家新势品牌齐聚。本届品创·品牌节围绕营销力、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运营力等多方面开展话题讨论,共同捕捉“全球新流行”的脉搏与走向。
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正航在开幕致辞时表示,通州是一片热土,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聚集,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直达北京两个机场,宋庄艺术小镇的100多家艺术家工作室和博物馆向大家开放,北京服装学院即将全面入驻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即将迎接北京舞蹈学院的到来,加上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和西集镇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将为品牌落地提供良好生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表示,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后Z世代将超过30%的新增消费投向潮流IP与沉浸式体验,注重“情绪价值优先”。新中产家庭在28%的服务消费占比中实践“精明升级”哲学,愿意为教育一掷千金,却在日用品领域坚守白牌性价比。新银发族健康消费增速达18%,康养旅居支出已超过部分年轻群体年度可支配收入。
“消费升级对产业转型的牵引力体现在需求信号向生产端的精准传导,通过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他举例说,年轻一代将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压缩至1.8年,倒逼半导体产业加速迭代,在智能化赛道,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突破2000亿元,带动物联网芯片研发投入增长45%。另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正对消费市场产生影响,重塑需求生成机制。算法推荐使小镇青年与都市精英共同卷入国潮时尚浪潮,VR试衣技术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体验云购物,健康监测设备将养老消费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预防。“未来消费与供给的互动将更趋紧密,每个消费选择都将影响产业转型,而产业跃迁又将推动新的消费可能。”他表示。
“新品牌”不按照某一品类或传统行业的惯性发展,但生命力极强,也可能已经成为某一品类的“独角兽”。它们的兴起,代表着全球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在“中国新流行”论坛、“文化+国潮”主论坛、“AI&品牌”主题论坛等活动中,企业代表进行了内容分享。
品创·品牌节户外展围绕“新生活方式”主线,划分为四大主题专区:新零售业态专区、“智”生活专区、时尚前沿专区、吃喝玩乐专区,共同构建年轻人心中的“理想生活场景”。
编辑 张牵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