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不忍了!硬刚美国,霸气“打脸”赖当局,是谁给它的底气?

美国对中方半导体的制裁并没有因双方的关税谈判停息,反而愈演愈烈,在特朗普宣布严管对华芯片出口时,中方便严厉抨击美国的行为。

而在台媒5月24日的报道中,台积电针对美国的行为选择“硬起来”反抗,直接打破了台企长期对美“低姿态”的印象,更让台当局的“倚美”政策陷入尴尬境地。

如今台积电硬气起来“不想跪了”,赖当局还能一意孤行吗?

台积电的硬气从何而来?

首当其冲来自于技术垄断与市场地位,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在先进制程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3纳米和5纳米制程营收分别占晶圆销售金额的22%和36%,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总营收占比达73%。

这种技术垄断使其成为苹果、英伟达等全球科技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形成“你中有我”的深度绑定。

然后是对美国市场的战略价值,台积电在美投资1650亿美元建设的6座先进制程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及1座研发中心,是美国史上最大单笔境外直接投资。

这预计带动2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效益,还能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若美国加税导致投资缩水,不仅会延缓美国半导体本地化进程,还可能引发供应链断裂风险。

戴尔、惠普等企业已明确表示,美国当前缺乏必要基础设施,加税将严重影响其业务。

最重要的是,台积电具备全球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全球化,台积电的生产依赖来自全球的材料和设备。

例如,其3纳米制程所需的EUV光刻机仅ASML能提供,而部分关键化学品来自日本和德国,若美国加税,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最终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头上。

台积电在意见函中强调,许多供应链材料和设备在美国没有替代品,这一事实成为其谈判的重要筹码。

台当局的尴尬处境

长期以来,台当局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倚美谋独”的筹码,不仅推动台积电赴美设厂,还积极配合美国对华科技封锁。

然而,台积电的强硬表态暴露出台当局的无力,当企业利益与政治诉求冲突时,台当局既无法提供实质保护,也无法阻止企业自主决策。

国民党民代王鸿薇批评称,赖清德当局“只会龟缩”,让台积电独自面对美国压力。

与此同时,台积电的反抗直接冲击台当局的经济策略,若美国加税导致台积电营收下降,将严重影响台湾的出口和就业。

2024年,半导体产业占台湾出口总额的38%,台积电一家企业贡献了全台15%的税收。

此外,台当局推动的“脱中入北”经贸战略,试图减少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却忽视了台积电在大陆的庞大利益。

所以两相对比,台积电的行动直接引发岛内舆论对台当局的强烈不满。

《联合报》评论称,赖当局“跪姿最华丽”,却连与美国谈判的内容都不敢公开,民众党团副总召张启楷指出,台积电的强硬凸显台当局“失去应有的作为与格局”。

台当局的抉择

可以说,台积电的行动迫使台当局重新审视“倚美”策略。

若继续迎合美国,可能引发更多企业反弹,甚至导致半导体产业外移;若转向平衡两岸关系,又需面对美国的政治压力。

对此中国大陆对台积电的态度呈现复杂性,国台办多次批评台当局“卖台”,警告“台积电变美积电”的风险。

可另一方面,大陆市场仍是台积电重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其大陆营收占比达20%这种“竞争中有合作”的态势,为两岸半导体产业互动留下空间。

台积电的反抗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地缘政治驱动”新阶段,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反而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

结语

台积电的硬刚,是技术底气与战略博弈的双重结果,也是台当局“倚美谋独”政策破产的缩影。

在这场博弈中,企业的理性选择与政治的非理性诉求产生的激烈碰撞,最终将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走向。

对于台当局而言,唯有摒弃“棋子”思维,回归经济民生本质,才能避免台湾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而台积电的行动,或许正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契机。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东南网2025-5-27关于《台媒:台积电“不续跪”声明“打脸”赖当局》
原文记载于京彩台湾2025-5-26关于《台积电发声明硬刚美芯片关税,台媒:“护岛神山”不想跪,赖当局呢?》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台积电不忍了!硬刚美国,霸气“打脸”赖当局,是谁给它的底气?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