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谭伦 上海报道
随着AI与云技术的演进融合,在全球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企业推动业务创新、保障合规运营的核心支柱。
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全球公共云服务终端用户支出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7234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1.5%。其中,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与平台即服务(PaaS)将分别增长24.8%和21.6%,显示出企业在基础IT架构和数据平台能力上的持续加码。
与此同时,各国日趋完善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法规,如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深刻影响着跨国企业的数据战略与部署,数据本地化已成为绕不开的必答题。
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安全合规、高效可扩展的数据基座,并借力前沿的生成式AI技术加速创新,成为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尤其是对于近年来决定大幅在中国加码投资的跨国企业而言,解决在地数据化挑战,成为业内聚焦的热点议题。
在日前举行的2025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期间,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国交付负责人陈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享了辉瑞中国的经验。陈勇表示,随着数据重要性越来越高,数据在资产化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甚至现在注册的时候只有数据资产。但在现代化的数据战略构架下,基础的云架构应是高度可扩展伸缩、安全稳定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基本共识。
尤其是对于全球化运营的跨国企业而言,数据跨境传输与管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各国数据主权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密集出台,这一难题已演变为企业在特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陈勇表示,辉瑞作为一家超百年的传统企业,过去虽重视数字化建设,但在中国建立物理本地生态的过程中,辉瑞中国意识到需要构建本地化的数据底层。
“数据本地化不仅是法规要求,更是企业在中国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本地数据生态,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中国市场的高速变化,满足合规要求,降低管理复杂度和成本。”陈勇强调道。
正是基于上述需求,陈勇表示,辉瑞中国打造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变得明确。“第一,大部分跨国企业是全球一张网,在跨境传输、跨境合作等物理跨国合作中需要协同效应;第二,我们需要高敏捷性、无缝扩展的能力来应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第三,面对合规门槛,需要强大的合规管控能力。”
基于此,辉瑞中国选择了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他强调,安全性、成本优化、可靠性、效率、运营和可持续性是企业IT人员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跨国企业,寻找到合适的数字化方案提供商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释放企业IT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能够更专注于业务价值的提升,而非底层架构和合规管理。
陈勇透露,依靠亚马逊云科技,辉瑞中国构建了完整的数字化生态,包括前端用户渠道沟通、管理决策支持、一线代表洞察、科学家深度分析平台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AI能力,如Chatbot、Agentic AI、生成式AI以及RPA流程自动化和机器学习基础能力,助力企业决策分析和业务驱动。
记者根据资料了解到,在生物医药研发端,辉瑞在全球也和亚马逊云科技进行合作,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数据分析、计算与ML能力迅速迭代原型,在17个场景推动创新。据资料显示,这些场景年度节省成本预估达7.5亿至10亿美元。
在数据战略定位上,陈勇强调,辉瑞中国追求的是现代化的数据战略,涵盖人、机、物、料、法等方面。陈勇认为,从人的角度,需要专业团队处理相关领域;从技术角度,高度可扩展、安全稳定的云架构是基础,同时要具备湖仓一体化设计和统一的分析能力,以推动业务创新和流程重塑。
陈勇最后表示,随着在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战略上持续投入,以及通过数据驱动和AI赋能,并在合规要求与市场变化的双重驱动下,云服务与AI应用的深度融合,将为制药企业带来更高的研发效率、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相信这一思路,也将为更多意图在华完成数据化战略落地的跨国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