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缘谋划全国化“前夜” 基酒之问被“旧事重提”

21世纪经济报道肖夏

“苏超”之后,下一组出圈的竞争轮到了苏酒。

上周末,一组海报在酒圈广泛传播。海报中,今世缘的国缘淡雅产品下方,两组文字“锋芒毕露”:一组文字为市面上原浆、年份酒的价值“划上问号”,另一组“只和兄弟喝?只和家人喝?”近乎点名,迅速引发热议。

黄淮一带的多家白酒都被认为是“扫射对象”:古井贡酒最知名的莫过于“年份原浆”系列,连续多年“春晚”营销主打家人团聚场景;迎驾贡酒的洞藏系列同样关联年份概念;口子窖也开展了以阖家团圆为主题的节庆营销。

同为苏酒的洋河更是被“刀刀命中”——洋河不仅近年力推年份酒战略,前不久发布高线光瓶酒还与京东在沙漠里上演了“兄弟共饮”,此外其近期营销也侧重家庭聚会、节日团聚场景。

上述海报下方注有“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字样。不过今世缘方面否认相关海报是由官方发布。此前有行业人士注意到,相关海报主要是经销商通过朋友圈传播。

恰逢今世缘7月27日高调召开全国化战略重点市场推介会。上述海报的出现,不但抢走了活动焦点,也让外界重新关注到今世缘的外购基酒历史。

舆论持续发酵,今世缘试图为争议降温。

在7月27日的今世缘酒业全国化战略重点市场推介会上,今世缘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在发言中侧面回应,“‘只允许讲自己好话、不允许讲别人坏话’,已经成为我们厂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

由于业绩突飞猛进,今世缘近年常被问及如何看待与洋河的竞争。对此,今世缘此前一直是淡化外界对双方竞争的关注,强调双方是错位布局、各有优势,还多次表示向洋河老大哥学习。

这一次的“拉踩”营销到底是谁推动、谁授权,尚不知晓。但外界普遍认为相关海报是为了“拉踩”洋河,文字内容试图质疑年份酒的价值,引起了舆论反弹。

一方面,市面上的原浆、年份酒产品复杂,但洋河的年份酒是有协会认证的。

洋河2024年将梦之蓝手工班系列化,推出了手工班10、手工班15、手工班20,当时获得了中国酒业协会授权、由第三方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认证。根据当时的报道,检查组和专家团队对年份基酒、成品酒的资料审核、证据溯源、专家品鉴、检验检测等关键步骤进行了审查,并对产品提出了几十项具体的认证标准要求。按照中酒协的此前披露的白酒年份酒标准,会要求以加权平均年限80%作为认定标准。

洋河今年6月刚上市的高线光瓶酒,更是强调是业内当前唯一做了真实年份认证的光瓶酒,每一瓶都由中轻检验认证中心权威鉴定、100%为三年陈酒。

在浓香型白酒中,一般中高端产品才会强调其贮存至少3年。而洋河的高线光瓶酒,是一款大众价位的产品。

另一方面,在基酒储备规模和老酒积累周期上,今世缘并不如竞争对手。

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今世缘酿酒车间的实际产能是6万吨/年,此外还有2万吨浓香型原酒产能和2万吨清雅酱香原酒产能在建,其半成品酒(含基础酒)库存量是16.1768万千升。

而洋河股份2024年的实际产能超过14万吨,半成品酒(含基础酒)库存量更是接近70万吨,分别是今世缘的2倍和4倍以上。

较大规模的产能和储能,是浓香型白酒的关键竞争优势。由于工艺本身的原因,浓香型白酒自由很少一部分可以作为优级酒,即便是技艺更好的头部白酒也不例外,这要求浓香型酒企必须有足够的产能,才能保证有相应比例的优质基酒用作高端产品。尤其是年份酒,更需要酒企自身有足够多的基酒并进行多年贮存,才能满足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

而今世缘不仅产能、储能相对较少,还有外购基酒的历史。2014年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今世缘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的半成品库存中都有外购基酒,此外还有用于液态法白酒的食用酒精库存。

此后今世缘未披露过外购基酒的信息,但有投资者对其产能大幅提升提出过疑问。从上市前的2013年一直到2020年,今世缘的年产量都在3万千升上下,但从2021年到2024年连续大幅提升,分别为36536千升、40415千升、51472千升、53548千升。

今世缘上市之初并未大举投入扩产,此前其进行的是智能化技改和半机械化车间升级改造,在既有车间基础上通过优化效率提升产能。一直到2022年启动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建设,才带来各2万吨的全新产能。

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2024年酿酒原材料达到10.42亿元,同比增长57.15%,增速异常于其它采购同比或营业成本增幅,是因为购买了大量基酒吗?”

对此今世缘回应称,酿酒原材料采购增加,是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提升的正常提升和合理储备,公司2013年启动了酿酒车间智能化及酒质提升等技改项目,显著提高了优质酒率,“当前基酒储备和产能,以及正在新建的产能,可满足公司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原酒需求。”

外购基酒的并非个例,不少浓香型酒企都有采购四川基酒的历史。但从其他几家浓香型酒企的年报来看,外购基酒集中发生在更早的时候,此后纷纷扩产确保满足生产需求——换言之,更早启动了自身的产酒、储酒周期。

要围绕年份酒做文章,显然是越早扩产、越多储酒,优势越大。

争议营销的出现,本质上是白酒加速迈入存量竞争的表现。

2014年上市时今世缘年营收不到24亿元,十年后的2023年已经跻身百亿级酒企,2024年年营收为115.44亿元,稳坐上市白酒前七。

但其绝大部分的增长,都是来自江苏省内。2024年今世缘省外收入9.26亿元,占比只有8%。

这当中,今世缘从省内“老大哥”洋河手里抢走了不少份额。2024年今世缘省内多个销售大区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洋河在江苏省内是两位数的下滑。

但光靠江苏也不足以支撑原来的增长。2025年一季度,今世缘的营收、盈利增速回落至个位数,全年的增长目标调整为总营收同比增长5%~12%。

百亿体量、存量竞争,要求今世缘加速走向省外。

在省外,洋河早已是全国化酒企,其55%的收入来自江苏省外。而今世缘才刚刚走到环江苏拓展的路口。

在7月27日的推介会上,顾祥悦就再次提到国缘品牌的“长三角一体化、环江苏周边化战略”,主要发力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的部分市场。

在省内,洋河也在用“价优质高”的产品反击。

今年洋河先后推出第七代海之蓝、高线光瓶酒等多款产品,集中在几十元到一百多块钱的大众价格带。海之蓝是洋河的核心单品,洋河希望通过产品升级叠加光瓶酒下沉,强化在大众价格带的优势。

而今世缘此前走的是消费升级路线。其100元以上的特A类、特A+类产品,已经占到了主营收入的90%以上,百元以上产品的收入占比甚至还稍高于洋河。

但随着终端价格下行,今世缘原处于大众到中端价格带的产品,面临洋河大众价格带产品的直接竞争。

以国缘淡雅为例,其为国缘系列的前五大单品之一,定位于100元~300元价格带。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今世缘的电商旗舰店注意到,500ml的国缘淡雅当前单瓶市场价多在100元~150元之间。这正是洋河海之蓝的价格区间。

香型一致、地域相近、价格接近,消费者对两者酒质的对比不可避免。

国缘淡雅并未明确宣传其酒体的年份,国缘部分电商旗舰店曾注明其酒体为1年-3年的基酒。

而升级后的海之蓝则明确是酒体是3年以上的基酒为主,搭配5年陈年调味酒勾调。就连价格不到一百块钱的洋河高线光瓶酒,也明确是至少储存3年的基酒。

要知道大众价格带的白酒,替代性很强,消费者忠诚度只会流向价格和酒质综合起来更具优势的产品。

对于全国化刚刚起步的今世缘来说,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news官方支持 » 今世缘谋划全国化“前夜” 基酒之问被“旧事重提”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