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按捺不住想和你分享我最近的能量来源:
学习成功的女企业家如何做事。
你应该也刷到了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娃哈哈集团遗产争夺大战,除去其中的八卦,我被宗馥莉这样的女企业家身上那种强烈的、独特的、很“狠”的做事风格深深吸引。
所以,今天,我很想写写这群女企业家们。
写她们如何站上高位,
写她们如何做事,如何把事做好,
写她们提供的一种少见但必需的女性样本——
一个女性可以去争抢,可以以强为荣,可以想赢也会赢地活着。
01
首先,我承认,作为一个 INTJ,我最开始是被她们身上的强者气息所吸引。
比如宗馥莉,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去年 10 月,以 810 亿元成为中国女首富;
比如董明珠,71 岁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曾经有篇文章写她,标题就叫:姐走过的路,寸草不生。
比如写出《向前一步》的雪莉·桑德伯格,她是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也是第一位进入 Facebook 董事会的女性成员。
比如你公司或者行业里,那个你无比敬佩,但也隐隐有些害怕的女老板。
她们的人生,没有废话。
朋友公司的现任 CEO 苏总,口头禅是:少废话,直接说事,说重点。
接任赌王事业的何超琼,“我很少讲废话”“我不太懂得说那些风花雪月的好听话”。
她们的工作,也高效到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
第一步,解决问题,第二步,给我结果。
董明珠有一系列很经典的回答。曾经有人问她,您是这么大公司的老板,应该需要安慰您的人?
董明珠:安慰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安慰。
Q:今年空调市场竞争激烈,是不是要打一场生死战?焦虑吗?
董明珠:焦虑没有用,解决不了问题。其实年年都生死战,你哪年战不过去你就死掉了。
Q:您不享受生活吗?
董明珠: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幸福就是完成任务。
Q:您一直这样严格,不累吗?
董明珠:为什么会累啊?感受到压力,是因为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的,她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成为女企业家的人,都要直面一个难题:一切落到她手里的问题必须有解决方案,哪怕是不够好的解决方案。
她们必须训练自己,成为最终担责人。
02
她们是如何做事,如何解决问题的?
有段时间,我常被一些工作无意义的消耗和没结果困住,我就去看她们的自传、演讲、访谈,企图从中吸取一些能量和成功经验。我发现答案很有用,但也有些朴素得出乎我的预料。
女企业家的做事方法论一:万物皆可方法论。
创立了英国高端食品业务 Nosh Detox 的吉塔,被问到对于想要创业,但不知从何入手的女性,有什么建议?
吉塔:找到人来买你的产品。
“只要客户多于五个,只要有人愿意买你的产品,你的生意就能做下去。”
宗馥莉领导的娃哈哈,属于老牌饮料行业,随着喜茶、瑞幸、霸王茶姬这些年轻新品牌的爆火,如何在竞争和博弈里保住现在的地位?
我本来觉得这肯定也是她的忧愁,宗馥莉不:
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把产品做好,
把技术练好,
把渠道做好,
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觉得太担心的。
董明珠也是,她 36 岁入职格力营销部,拿到的第一个大任务是打开格力在安徽的市场,要知道,那是 1990 年,格力还叫海利,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空调对于安徽,也还是“奢侈品”。
放在很多人身上,根本无处下手,董明珠脑袋清晰:
要想打开安徽市场的大门,必须要找到能敲开大门的“敲门砖”。
首先,我要做的是必须找到信用好的经销商,只有找到具有经营头脑和服务意识的经销商,才可能是我的合作伙伴,才能“敲”开安徽市场的大门。
然后,她就背个黄书包,穿双黄球鞋,满安徽地去找了。
那年,格力在淮南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 240 万。
她们做事,从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女企业家的做事方法论二:不怕把手搞脏。
她们会自己下场做事。
民间对董明珠有个调侃的说法:别的企业家谈情怀,她谈扫二维码。
董明珠简直是行走的格力地推,在格力公司总部,一层大堂展示着不同时期的产品,董明珠要在旁边贴着二维码,方便参观时直接购买。
她甚至连微信头像都是二维码,扫进去就是格力的网店。
我想起有句上海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很适合用来形容她们。
她们会在做事的每个细节,每个螺蛳壳里做好自己的道场,然后,做成自己的大道场。
03
除了这些具体的方法,她们也给了我很多观念上的启发。
第一,要往桌前坐。
桑德伯格曾观察到 2 个典型的现象,可以部分反映职场里女领导少的原因,一个是在硅谷的高层会议桌上,男性会主动坐到最大的会议桌前,而女性,大多选择在房间一侧或者角落坐下。
一个是在领导竞选桌上,男性会主动敲她的门,毛遂自荐自己为什么是最佳人选。而女性即使被肯定和鼓励过,也会有很多个 but:“我可能不是很擅长”,“听上去很好,但我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我还有许多要学习的”…….
所有在职场做事小心翼翼的女孩,真该看看这群女企业家的做法。
她们会去争,去抢,要让自己坐到桌前。
有人问宗馥莉:“你爸是出于什么考虑,任命你做了这个品牌公关部的部长?”
宗馥莉:“不是我爸任命我,是我自告奋勇去的。”
何鸿燊建起澳门旅游塔后,何超琼的第一反应不是坐等父亲发配任务,而是主动说:“我来管!”
半导体芯片专家,AMD 董事长苏姿丰听说 2020 年全球会有 500 亿设备互联,第一反应是:“我全都要!”并在下一秒,提出了如何拿下这 500 亿设备的路径。
她们知道时机和市场从不等人,她们要抢占市场,为自己找到立足之地。
很多时候甚至不是争取机会,而是抢下机会。
她们会朝着那个最难的问题跑。不是走,是跑。
第二,要心无恐惧。
她们不会被没有发生的事情,和心里的恐惧吓退。
何超琼从小就被妈妈教导,你的字典里不能出现“我不记得”“我不知道”“我不明白”这几个字眼。
后来的人生,何超琼也是这么做的。
还有董明珠,30 岁她的丈夫因病离世,之后,她南下进入海利(格力的前身)。
她是那个年代的统计学大学生,之前做的都是坐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到了海利,要去当业务员做营销,要去讨债,去追回 42 万块的欠款。
她不会,但她也不怕,“我董明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种事情的本身是对抗赛,看谁更有耐心更有韧劲。我打点起精神,准备豁出去了。”
她就这样一路豁出去战斗到了 71 岁。
更重要的是,她们也不怕不被人喜欢,不怕被评判。
鲁豫有一次采访董明珠,拍合照时工作人员一直出错关错灯,投影仪直射着鲁豫,睁不开眼睛,董明珠展示出了完全不遮掩的强势。
一直怕被说难相处、不好接触的鲁豫羡慕地说道:
“董明珠完全没有这样的障碍,你不觉得我强势吗?ok,那我就强势,我就是特别厉害,就是说一不二。
人能够具备这样的状态,我觉得那一定是无比地自由。”
她们清晰地知道,自己不可能“赢得每个人的喜欢”。
她们坦然地接受,当你想要让事情按你想要的发生发展,必然不可能取悦每个人。
04
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要写她们的原因。
因为她们如何做事,女性就可以如何做事。
我时常觉得,长期以来,全世界的文化里,都缺少一个客观、真实的“成功女性画像”。
影视剧里,她们是工作上的女魔头,是生活里糟糕的妻子/母亲,仿佛永远不会有幸福的家庭。
就像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形容的:“职场中的母亲都有一个名字,叫内疚。”
现实生活里,她们被看作是女性的面孔,男性的身体。2011 年《旧金山杂志》曾刊登过一则关于硅谷女性企业家的报道,所配的插图用 Photoshop 把报道里提及的女性的面孔和男性的身体拼在了一起。14 年后,对这群女企业家,我们依旧还会称她们女强人、铁娘子。
但她们可以是怎样的?
她们可以是杀伐决断的,这不是六亲不认。
宗馥莉上任后,要改革,把宗庆后时期娃哈哈集团的核心中高层人员,几乎都换了一遍。叔叔说她“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她说这不是为了培养亲信,是为了企业的发展。
董明珠还是经营部部长的时候,有一个经销商想通过她哥哥走后门,最后直接被董明珠停止供货。
她不欣赏靠人情做事。“‘人情’,不是‘人之常情’,更不是小恩小惠的代名词,真正的‘人情’,应该是长远地关心一个人的未来和成长。”
她们可以是姿态不那么好看的。
董明珠曾在 1994 年,主动像当时的总经理要权,要财务权,她坦诚我想要权。
还有被人诟病的格力手机的开屏是董明珠的广告,“董明珠生活家”的名称,嘲讽她把自己当作了格力的 IP。
我不想评判这作为商业手段的成功与否,我很想引用一句鲁豫在节目里的评论:
“外界很多的评价是有性别色彩在其中的。很多男性企业家都在为自己的企业代言,没有人质疑他们,因为董明珠是女性,因为她不够常规意义上的美丽,我们就会质疑她。我们在比的是企业,比产品,不是在比谁漂亮,谁更适合代言。”
她们会把自己的名字打出去,成为标签。她们的名字出现在开屏广告里,出现在奖学金里,还可以给学校大楼命名。
这已经在无形中打破了很多“女性不可以”的思想钢印。
她们也可以是专注搞自己的事业,不内疚的。
你肯定刷到过,她们很多人被问婚恋问题,被问家庭和工作的平衡问题。
我很想让你再看看她们的回答。
宗馥莉:现在又不是包办婚姻,(问出这个问题)节目好像不是很高端。
杨澜:事业和家庭平衡的这个问题,我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和企业家,几乎在每一个新闻媒体采访中都会被问到。作为一个小小的职业抱负,我每一次采访男企业家也都会问他,请问你一周能在家吃饭几次?你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我毫无冒犯之意,我只是想说在这个世界,男性和女性都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
董明珠和她的儿子,也并非是影视剧里的刻板印象,她在自传里写,儿子很体谅她,早早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对于陪伴儿子时间的缺失,她遗憾,但不内疚。
“这究竟是现实环境的局限还是个人能力的局限, 我说不清楚。 但我在心中祈祷中国社会的进步能减少成功人士的遗憾。”
还有我很想分享的桑德伯格,她和丈夫成为了真正的人生搭档。
在育儿这个常常被认为无法调解的问题上,这对搭档证明了:父亲也可以通过学习育儿知识并付出努力来获得与母亲不相上下的育儿技能。正如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评论的,“这不是生物学问题,而是意识问题。”
所以,问题是存在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但问题是有可能被解决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可能性。
05
最后,我很想让你看看,这群女企业家走出的更多的可能性。
在她们的新饭局上,大家谈生意,可以喝茶,全程没有烟味。
在她们的新年会上,大家碰杯的是 AD钙奶,不是酒。
在她们的新规则里,我们不用通过喝酒谈下生意,搞定事情。
在她们的新企业里,会有给女员工设立的小型托儿所,
会有为热爱事业的孕妈妈设立的孕期停车位。
在她们对女性的新寄语里,你不用隐藏自己的聪明和成就。
智慧和成功对于任何年龄的女性来说,都应该是获得欢迎的主要因素。
AMD 董事长苏姿丰:我鼓励你们怀揣伟大理想,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世界,要有勇气去冒险,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每天全力以赴去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香奈儿 CEO 利娜·奈儿:不要害怕尝试和表达你的野心和你想做的事,勇敢说出“我想要”,然后找到能够支持你的人。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男性也好女性也好,都是要用实力说话。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我希望女性不必永远都按照陈旧的规则行动,每个人最终都能做回自己。
那些旧的、陈腐的、曾被认为固若金汤的规则,被她们撕开了一角。
你可以像她们一样做事。
可以有野心,
可以不示弱,
可以强悍,
可以不用讨所有人喜欢,
可以一直战斗到 71 岁,
你也可以去书写自己的规则和故事,
你如何做事,女性就可以如何做事。
撰稿:交交
责编:拂晓星
部分素材来源:书籍《向前一步》《棋行天下》《行棋无悔》,文章《谷雨:董明珠71岁了,她还在战斗》,节目《她和她的故事》《至少一个小时》《共同说2》《鲁豫大咖一日行》,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纪录片《奢侈的一小半 第三季》,许鞍华采访何超琼,苏姿丰就职采访,苏姿丰 MIT 毕业演讲,常江江频道
晚祷时刻:
希望有一天你能像她们一样,
大声说出:
一个网友评价这群女企业家:
她们是我见过唯一一个坐到这个位置的女性。
她在那,就不会有人质疑女性到不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