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长安汽车过去所拥有的资源太少、太小,(现在)突然有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在7月30日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首届媒体沟通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这样感慨。
根据朱华荣在会上披露的新集团战略蓝图:“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TOP10。”朱华荣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长安集团会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对新汽车领域坚定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产品变现。
从产业数据维度看,这一目标既展现雄心也暗藏挑战。据公开数据,2024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268.38万辆。这意味着,到2030年长安汽车要在现有产销规模上实现翻番。而今年,长安汽车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
第三家汽车央企诞生
早在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这一度引发行业对汽车产业整合的广泛猜想。次日进一步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也为后续改革埋下伏笔。
6月5日,重组进程迎来实质性突破。长安汽车公告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被剥离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
6月23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朱华荣在沟通会上进一步解释辰致集团更名是为了让出“中国长安”名称。
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此,长安汽车集团成为继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后的第三家汽车央企。朱华荣直言,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审时度势、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尽管行业常将一汽、东风、长安并称为“三大央企”,但实际上长安汽车一直属于央企旗下的二级部门,与前两者有本质差距。而在此次升级后,长安汽车真正从兵装集团下属车企升格为国资委直管的独立央企,在级别大类上不再有区别。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低于一汽集团(354亿元),但高于东风集团(156亿元)。
从业务架构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朱华荣表示,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有利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更好地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朱华荣强调。资料显示,长安汽车集团全球规划巴西、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位于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在5月投产。
在技术研发与产业投入方面,集团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激进规划:未来十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具有百万级销量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专属平台,集中突破三电、芯片、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建立从底层研发、平台架构、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实现从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在前沿技术布局上,长安将SDA(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延伸至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领域,计划2025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下线,逐步构建 “陆海空” 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对于这一变革,中金公司在研报中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我国正式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顺应了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趋势,有助于集中资源、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展望下半年,集团多款车型密集上市,有望带动新能源车销量继续爬坡。维持对长安汽车“跑赢行业”评级,维持A股的目标价15.5元。
战略机遇与现实挑战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里程碑事件,让长安汽车身份进阶,战略地位跃升。新央企的成立有利于长安整合相关资源,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长安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利于长安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这种战略赋能已具体传导至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品牌矩阵。
作为高端智能电动化先锋,阿维塔将依托集团资源整合优势加速布局: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百万级六座旗舰产品及两款全新车型,至2030年阿维塔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构建覆盖轿车、SUV、MPV的完整产品矩阵,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深蓝汽车则进入产品密集投放期。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媒体沟通会上披露:“从8月1日开始,我们每半个月就有一款新品,持续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深蓝将进入一个新产品的周期。”其中,深蓝S05 620km版本8月1日正式上市,全新车型深蓝L06即将亮相,该车型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强化智能驾驶竞争力。
作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长安启源聚焦技术突破与规模扩张双重目标。其核心技术布局涵盖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天枢座舱、天枢底盘、智慧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等关键领域;产品端则计划下半年推出启源Q07激光版(9 月上市)、启源A06(四季度上市)及全新纯电小型 SUV B216(四季度上市)。按照规划,长安启源力争实现月销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央企的资源整合逻辑不同,“新央企”更多地承担着引领产业转型、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重任。这要求长安汽车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和资本机制等方面加速变革,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出海战略等关键领域形成面向未来的能力闭环。
这一战略价值已在长安近期的市场表现中得到了初步验证。今年上半年,长安累计销量达135.5万辆,创下近8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势增长,半年内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48.8%,表明其新能源转型已进入加速阶段。
与此同时,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的布局成效显著。长安汽车在泰国的新能源工厂已实现本地化生产,首款右舵电动车深蓝S7在当地上市后即跻身销量前三;在欧洲市场,通过与当地顶级经销商合作,阿维塔品牌正以 “智能豪华” 标签稳步打开中高端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长安汽车营收为1600亿元,尽管创下历史新高,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5.37%至73.21亿元,扣非净利润缩水至25.87亿元。究其原因,占比超过70%的燃油车作为利润奶牛,销量出现明显下滑;新能源车销量虽然增势喜人,但仍未摆脱“增收不增利”的亏损魔咒。伴随汽车产业生态发生变化,盈利的模式也随之改变。朱华荣表示,原来靠整车单一的盈利模式,如今汽车产业生态盈利模式需要重新平衡和构建。“如果没有实现生态模式等维度的突破,企业很难在这一轮竞争、转型等方面脱颖而出。”对于长安汽车集团来说,如何在保持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珊珊
编辑:郑宇
运营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