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记者|王琳
湖北博韬合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韬合纤”)正在冲击北交所IPO(首次公开募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博韬合纤在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为Johann Borgers GmbH及其关联方,但Johann Borgers GmbH在2022年就已经破产。到了2024年末,博韬合纤还核销了对Johann Borgers GmbH的160.83万元应收账款。
博韬合纤拟通过本次IPO募资约3.45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丙纶短纤及1.8万吨涤纶纤维项目等3个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上述IPO募投项目预计将为博韬合纤的丙纶短纤和涤纶短纤分别提升产能约26.85%和128.57%。
不过,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博韬合纤的丙纶短纤产能利用率约七成,而涤纶短纤产能利用率有两年不足五成。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博韬合纤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5亿元、7.41亿元和8.3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18.84万元、6025.84万元和6104.23万元。
图片来源:博韬合纤招股书
在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背后,来自境外的收入成了主要贡献点。报告期内,博韬合纤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7亿元、2.53亿元和3.1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26.59%、34.59%和38.57%。博韬合纤表示,其境外销售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积极向海外市场扩张。
也因此,2023年和2024年,博韬合纤的第一大客户分别变为了Confidence Infrastructure Ltd.和WESTERN SUPERIOR JUTE INDUSTRIES LTD,两家公司均来自孟加拉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对博韬合纤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的情况进行了追问。例如,博韬合纤在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为来自德国的Johann Borgers GmbH及其关联方,但Johann Borgers GmbH在2022年就已经破产。到了2024年末,博韬合纤还核销了对Johann Borgers GmbH的160.83万元应收账款。
在供应商方面,博韬合纤在2024年新增的第一大供应商宁夏润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而其2022年第三大供应商上海延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则在2025年注销。
此外,每经记者还注意到,博韬合纤在截至2024年末应收账款最大的客户为Debonair Padding And Quilting Solution Ltd,对其的应收账款为1370.88万元,而Debonair Padding And Quilting Solution Ltd并未出现在博韬合纤报告期内各年度的前五大客户之列。
今年2月份,博韬合纤成功挂牌新三板。然而,在约4个月之后的6月份,博韬合纤即发布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将2022年至2024年度已披露财务数据进行了更正。同时,博韬合纤还发布了关于公开转让说明书的更正,涉及多项公司业务和财务情况的更正。
今年6月24日,博韬合纤还将湖北顺衡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顺衡”)确认为关联方并追认关联交易。
上述公告显示,博韬合纤实控人张传武弟弟的儿子张士龙于2025年6月6日通过增资方式取得湖北顺衡50%股份;2025年6月10日,张世龙受让取得原股东王炳坤持有的湖北顺衡15%股权。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博韬合纤补充确认湖北顺衡为公司关联方。
图片来源:博韬合纤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告中出现的名字“张士龙”和“张世龙”并不一致。而在博韬合纤的招股书中,介绍获得湖北顺衡65%股权的交易情况时,博韬合纤用到的名字则是“张世龙”。
不过,天眼查显示,湖北顺衡的新股东为“张士龙”。那么,博韬合纤的招股书、公告以及天眼查信息中披露的名字为何不一致呢?
根据天眼查,湖北顺衡成立于2023年12月,其参保人数为0人。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博韬合纤向湖北顺衡销售了42.27万元和725.69万元,其在2024年还向湖北顺衡采购了100.06万元聚丙烯再生料。根据博韬合纤在新三板披露的公告,公司在2025年预计对湖北顺衡发生的关联销售金额将进一步上升至2000万元。
尽管营业收入在报告期内不断增长,但在报告期内,博韬合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71.26万元、3964.65万元和-1821.46万元,均远低于同期博韬合纤的归母净利润。
事实上,截至2024年末,博韬合纤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金额分别为1.74亿元、0.64亿元和0.29亿元,总共占到公司资产总额的四成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博韬合纤拟通过本次IPO募资约3.45亿元,其中4500万元拟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与此同时,博韬合纤还拟将1.2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2万吨丙纶短纤及1.8万吨涤纶纤维项目。
图片来源:博韬合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博韬合纤的丙纶短纤和涤纶短纤的产能分别为7.45万吨和1.40万吨。也就是说,上述IPO募投项目将为博韬合纤的丙纶短纤和涤纶短纤分别提升产能约26.85%和128.57%。
不过,报告期内,博韬合纤的丙纶短纤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96%、74.20%和70.37%,涤纶短纤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6.38%、50.72%和44.18%。
那么,在产能利用率距离满负荷尚有不少距离,甚至涤纶短纤的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再通过IPO募投项目大幅提升产能,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何在呢?
对于上述文中提及的疑问,8月6日,博韬合纤在回复每经记者的采访函中表示,相关问题请参考公司的招股书或后续问询回复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