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潮峰投研
当量化私募的高频交易遇上券商营业部的“返佣诱惑”,一场持续六年的利益输送大戏最终以多名金融从业者落马收场。
2024年11月市场盛传的幻方量化”返佣门”,在2025年8月被财新曝光,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原总经理高翔因涉嫌违纪违法被查,也揭开了私募与券商间隐秘的佣金分成潜规则。
据调查,这场涉及上亿元资金的利益输送,不仅让量化私募创始人之一的李橙获利2000万,更让招商证券深圳某营业部总经理孟鹏飞截留8000万,最终引发连锁反应。
相较于主动管理的权益产品,量化私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短线交易频繁,大量交易通过博取时间差获得收益,虽然单笔收益不高,但是巨量高频交易过程中,也产生巨额利润。在高频策略还未被监管降频降速的2024年前,相关产品的年换手率有时高达100倍甚至200倍。由于私募的交易席位需要在券商租赁,因此,在以交易量乘以交易费率计算的交易佣金上,量化私募每年给券商提供了一大笔稳定收入。
“李大嘴”的坠落:从市场总监到调查对象
2024年11月20日,私募量化圈被一则消息震动——百亿量化巨头幻方量化的市场总监李橙(绰号”李大嘴”)因个人原因协助调查。
尽管幻方官方迅速回应称“公司层面未涉及券商返佣”,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位幻方创始人的落马绝非偶然。
幻方量化公开强调交易佣金仅为万分之一,试图撇清关系,但知情人士透露,调查焦点直指李橙个人与招商证券深圳某营业部的异常合作;
量化私募通过超高频率交易产生巨额佣金,成为部分券商营业部眼中的“肥肉”。李橙被指将幻方的高频交易席位指定给该营业部,为后续的利益输送埋下伏笔;
该营业部时任总经理孟鹏飞安排亲属担任幻方专属经纪人,利用招商证券“经纪人奖金40%可提成”的制度漏洞,开启了长达六年的佣金套现之路。
佣金黑洞:6年1亿如何被瓜分?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惊人的数字浮出水面——超过1亿元的佣金通过隐蔽路径流入个人腰包。
利益分配全解析:
孟鹏飞的“操作”:
作为招商证券深圳某营业部总经理,孟鹏飞安排亲属担任幻方量化的专属经纪人;
利用招商证券的经纪人佣金提成制度(奖金的40%可提成给经纪人),6年间累计套取佣金超亿元;
其中,8000万元被孟鹏飞本人截留,成为这场利益输送的最大赢家。
李橙的“分成”:
作为幻方市场总监,李橙知情并参与其中,最终分得2000万元;
其持股的两家公司(宁波少广创业、宁波程采旃蒙)实控人均为幻方老板梁文锋,进一步加深了利益关联。
刘某的“孝敬费”:
孟鹏飞还向介绍客户的刘某支付了1000万元”孝敬费”,以维系客户关系。
潜规则的暴露:
量化私募因交易频繁,券商为绑定客户,常通过返还部分佣金吸引客户;
但若返佣至个人,则涉嫌利益输送,违反《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的禁止性规定。
连锁反应,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经理落马
2025年5月30日,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招商证券财富管理及机构业务总部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高翔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将事件推向高潮。
关键时间线:
上任不足一月即落马:高翔于2025年3月初接任该职务,但短短一个月后便被调查;
前任职务的变动:此前他担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2022年7月-2025年3月),而该分公司法定代表人在2025年3月突遭变更;
业务关联密切:高翔所在部门贡献了招商证券48.98%的营收(2024年数据),而涉事的深圳营业部正是其传统势力范围。
资金流向疑云:
孟鹏飞在事发后曾向高翔输送约300万元利益,后者虽短暂留存但最终退回;
尽管高翔试图撇清关系,但仍未能逃脱监管视线,最终落马。
高翔案与李橙案直接关联,揭示了券商与量化私募间“佣金返佣”的潜规则;
监管重拳出击:2025年7月新修订的《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任何商业贿赂行为均纳入违法失信记录,无论是否受罚。
监管风暴:潜规则为何屡禁不止?
本案暴露的“佣金返佣”乱象,折射出证券行业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
《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明确禁止证券公司将机构佣金直接或间接返还个人;
《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规定不得通过现金返佣、非证券服务等方式不正当竞争;
但部分券商为争夺客户资源,仍铤而走险,通过隐蔽路径实现利益输送。
2025年7月修订的《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将商业贿赂纳入违法失信记录,进一步收紧监管;
监管层明确表态,将严厉打击此类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责任编辑:韦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