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行业如今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销量同比大幅下降,上半年累计产销同比也下降明显。
行业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从企业财报看,如亿华通、重塑能源等头部企业2024年业绩惨淡,反映出行业商业化早期阶段存在的多种问题,包括产销规模小、基础设施差、资金周转压力大、竞争加剧、需求下滑等。同时,应收账款增多困扰企业运营,补贴政策退坡与示范城市群政策到期也加剧了成本压力。
行业困境深层原因涉及多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空间有限、上下游协同错配、后续政策不明朗等。在上游环节存在技术瓶颈,成本占比高,企业研发投入大但成果转化慢。应用场景单一,氢气价格偏高、加氢站建设运营政策落地难等,使氢燃料电池汽车被困在高成本和窄市场的“孤岛”之上。
不过企业也在自救。重塑能源海外市场收入猛增,非车用场景销售激增。行业人士希望政策延续,缩短应收账款账期、拓展融资渠道。还有企业认为应降低用氢端成本,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氢燃料电池汽车要发展,根基在于氢能全产业协同。行业人士呼吁连续性政策、氢能全国性网络、专项融资通道等。要打破地方政策壁垒,织就全国“氢能高速网”。央国企可助力产业基石建设。还可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政策也要精准、灵活、扩大范围、丰富激励方式、拓展应用领域,构建多行业驱动的利益共同体,氢能产业才能走出困境走向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