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汽车蓬勃发展之时,日本车企对电动汽车的态度与众不同。这背后有着诸多因素。
日本汽车产业文化较为保守。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重要支柱,产业链庞大且基本构建在燃油车之上。大规模向电动汽车转型会冲击内燃机产业链,可能使许多零部件制造商破产,影响就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汽车产业还形成了‘工业民族主义文化’,电动汽车的崛起挑战了这种信心,部分日媒还引导民众怀疑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深了对电动汽车发展的焦虑和误解。
能源政策方面,日本电力结构中火电占主导,可再生能源发展慢。这使得电动汽车在日本难以体现低碳优势,如丰田章男就表示在日本一辆电动汽车碳排放量可能相当于三辆混合动力汽车。
消费者购买偏好也有影响。日本家庭汽车养护成本占年支出比例不小,所以重视汽车耐用性、转售价值和品牌效应。但电动汽车售价高于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少、质量差等也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意愿。
社会治理层面,日本政府相关法规存在问题,未考虑电动汽车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污染处罚措施和细则落后,阻碍了电动汽车发展。
目前日本在电动汽车发展上落后,日本车企在很多核心技术上与其他国家车企形成代差,仅靠传统优势产品难以在市场战中获胜,未来能否重振旗鼓还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