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已持续近三年,有趣的是,汽车企业利润不降反升。据艾睿铂报告,2024年主流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较上一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中国汽车企业把价格竞争压力转嫁给上游供应商,致使供应商净利率下降,有正同比利润增长记录的供应商占比萎缩。
为稳定汽车业发展和保护产业链优势,17家主流汽车公司承诺向供应商的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这能否实现有待观察。尽管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倡议停止无序价格战,汽车公司仍可能采用隐蔽手段争抢客户。
中国车市价格战会加速行业整合,到2030年,129家销售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中仅15家能保持财务活力并占据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能够盈利的汽车品牌多是提供好看智能电动汽车并控制成本的。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也是竞争要点。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将被挤压,到2030年自主品牌将占四分之三的汽车销量。外资品牌要学习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开发流程等。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份额将翻倍,而欧洲品牌可能关闭部分产能。美国关税会打击全球汽车行业发展,中国汽车公司出海要做好本地化生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