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世汽车讯 在汽车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雷克萨斯国产备受关注。2025年丰田将在上海金山区建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2027年投产,且其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已举行。这一举措反映出二线豪华品牌的机遇与挑战。如今豪华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一线豪华品牌凭品牌积淀、高认知度和丰富产品线占据主导。新能源新势力以智能电动优势抢夺份额。二线豪华品牌处于夹缝中。像雷克萨斯即便国产降成本、贴近市场,突围也很艰难。一线品牌挤压其空间,新势力抢走年轻消费者,其他品牌也想分羹,二线品牌品牌力不足,还存在定位营销问题,技术创新也面临诸多困难。不过二线豪华品牌仍有生存空间。要摆脱依赖,精准定位细分市场构建差异化优势。如沃尔沃靠新平台推出车型切入高端市场,凯迪拉克采取纯电高性能双线策略并调整燃油车价格。二线豪华品牌竞争集中在技术路线、价格体系和品牌价值三方面。其存续取决于能否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服务升级。新能源浪潮下,技术体验和用户价值成为新豪华标准,雷克萨斯国产也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模式的跨越,中国汽车业开始以技术赋能者走向世界舞台。

盖世汽车讯特斯拉中国迎来新动态,Model3、Y长续航版车型实现升级。在售价方面,Model3长续航版上调至28.55万元,今年1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和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也有价格调整。动力性能上,Model3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大幅提升,从4.4秒缩短至3.8秒。续航能力也显著增强,ModelY长续航版续航提升至750km,Model3长续航版续航提升至753km。目前,特斯拉还推出多项优惠政策,7月31日前参加引荐奖励活动下单可享8000元车漆选装礼金,购买合作保险可享限时补贴8000元,指定版本车型还能叠加申请限时5年0息。这些升级和优惠举措,无疑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盖世汽车是领先的汽车产业大数据分析、信息洞察和供应链配套对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汽车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前沿资讯、车企及配套供应链供应商企业详情战略洞察、全球汽车车型配置参数查询、全球汽车产量销量产能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包含未来7年趋势预测)、中国汽车电气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配置市场分析(配置产品渗透率、配套供应商及市场份额数据)、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报告定制化咨询、车企配套对接、品牌推广。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涵盖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概览、300多个品牌、7500款智能电动车型、18万家国内外配套供应商及车企信息(如营收、战略、产品、客户、工厂布局、财报及专利等深层数据),支持个性对比。依托全球共创、AI大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应用,为企业经营分析、业务布局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全球汽车企业业务布局全球化,品牌战略国际化。欢迎登录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autodata.gasgoo.com),即刻开启新篇章!

盖世汽车讯 在无人官宣的情况下,L3级自动驾驶的竞争已然拉开帷幕。2025年若能实现自动驾驶落地的中国车企,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这可不仅仅是多一个配置或者助力卖车这么简单。目前,众多车企纷纷涌入2025年L3级自动驾驶的争夺战。华为推进速度最快,9月ADS4的Ultra版就有望落地;比亚迪也不甘落后,官宣第三季度在仰望U9上量产搭载L3级城市领航系统;吉利、理想、小鹏、广汽也都宣布下半年或第四季度有所动作,其中吉利打法独特。吉利虽之前未喊出激进口号,但已悄然在科技领域发力。其雷神插混系统由AI驱动,GEA整车架构、智能驾驶等多方面深度应用AI。随着王军加入吉利,吉利的自动驾驶生态分工明确,且2025年第四季度将推出L3级自动驾驶的千里浩瀚H9,后续半年内就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吉利的快速推进与内部结构变革相关,其技术推进在市场竞争中有三个落点。这也使得其他车企重新思考竞争策略,在技术路线上,吉利有天地一体生态优势和强大算力,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第一梯队虽有优势,但L3级自动驾驶将成为分水岭,交付和成熟度至关重要。总之,吉利的入局可能会改变智驾辅助竞争格局,2025年将见分晓。

盖世汽车讯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指出,2025年1-5月中国汽车达到世界汽车34%的份额。年初因春节因素,中国车企份额较低,这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政策刺激效果逐渐显现,3-5月中国车市开始走强。5月中国汽车在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7%,相比去年提升了2.7个百分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盖世汽车是领先的汽车产业大数据分析、信息洞察和供应链配套对接服务平台,提供全球汽车新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前沿资讯、车企及配套供应链供应商企业详情战略洞察、全球汽车车型配置参数查询、全球汽车产量销量产能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包含未来7年趋势预测)、中国汽车电气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配置市场分析(配置产品渗透率、配套供应商及市场份额数据)、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研究报告定制化咨询、车企配套对接、品牌推广。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涵盖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概览、300多个品牌、7500款智能电动车型、18万家国内外配套供应商及车企信息(如营收、战略、产品、客户、工厂布局、财报及专利等深层数据),支持个性对比。依托全球共创、AI大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应用,为企业经营分析、业务布局规划、科学决策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赋能全球汽车企业业务布局全球化,品牌战略国际化。欢迎登录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平台(autodata.gasgoo.com),即刻开启新篇章!

盖世汽车讯 今年4月,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及其周边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大规模停电事故,超5000万民众受影响,交通和生活陷入混乱。西班牙在极短时间内失去大量电力供应,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欧洲电网韧性与能源政策的思考。近日西班牙发布报告称事故源于电压骤升连锁反应和系统调度控制缺陷。随后西班牙迅速改革,包括加强电网调度监督等多方面措施。这一事件就像给全球能源转型敲响了警钟,在新能源供电时代,储能对应对电力波动很关键。西班牙储能装机占比低,新能源配储进展慢,欧洲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停电或电力过剩的问题,新建储能设施被视为有效解决办法。预计到2025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将显著增长。欧洲储能市场的回暖给中国可再生能源巨头带来了机会。今年许多中企在欧洲市场收获颇丰,签订了不少储能订单。中国锂电池产能也在向欧洲加速布局,众多企业在欧洲规划了大量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制造基地,且欧洲市场利润空间较高。不过,较高的成本、复杂的政策法规和严格技术标准也给入局中企提出了挑战。

盖世汽车讯 在汽车行业中,跨国车企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广汽丰田构建本土研发体系、日产投资扩建中国技术中心、宝马融入中国研发成果等,这表明合资车企进入中方主导研发与决策的新阶段。中国的需求和技术积累促使中方掌握主导权。中国电动化技术发展迅速,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功能期待高,这些推动跨国车企调整。像丰田社长所说,满足中国需求得靠中国人的智慧。中国在诸多汽车技术方面成果显著,这是中方取得主导的关键因素,日产扩建技术中心也是将研发资源本地化的表现。然而权力下放也有挑战。跨国车企全球战略和本土需求有矛盾,如大众调整在中国的电动平台推广策略。组织架构调整会引发内部权力冲突,广汽丰田的情况便是例子,不过实际成果能让双方合作更顺畅。利益分配也是矛盾点,研发职能迁至中国可能影响海外职位,合资双方在利益诉求上存在分歧,需从利润分成转向能力共建才能共赢。如果更多合资企业效仿这种权力转移,会重塑竞争格局,出现自主技术反哺合资品牌现象。不具备本土研发能力的品牌可能被淘汰,而有能力整合本土技术的品牌则能逆袭。这还会推动全球研发体系变革,中国的创新经验可能影响全球产品研发。总之,这一变革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体现,也是全球汽车生态重构的开始,中国在其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盖世汽车讯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工信部出台诸多政策,汽车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这些政策多管齐下,从多方面整治行业问题,促使行业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这对行业格局、企业战略和消费者权益影响深远,也关乎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月工信部推出一系列严格政策,并非各自为政,而是构建全面监管框架。这是因为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时出现了如无序价格竞争、产品质量差异、过度宣传等问题。实际上,中国对汽车安全的严格监管早有体现,2025年的政策只是使之常态化和系统化。供应链企业对严格监管态度不一。部分企业欢迎,认为可淘汰低端产能、规范账期等,但一些依赖低价策略的企业面临危机。强监管带来连锁反应。企业宣传策略调整,车展上智能驾驶宣传用词更谨慎;产品质量管控加强,车企需增加投入;供应链关系重构,账期改善但车企有融资压力;行业分化加速,资金技术雄厚的企业应对较好,小且依赖低价的企业面临挑战;监管还推动技术创新,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合规成本虽上升,但长远对企业和消费者有益。汽车产业进入严监管时代引发各界讨论。监管旨在引导可持续发展。汽车制造商反应分化,有适应良好的,也有压力大的,还有视其为机遇的。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如产品走‘少而精’路线、增加研发投入、建设合规体系等。国外汽车强国也经历过类似阶段,未来监管会更立体精准。严格监管的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构建健康产业生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大到强转型。

盖世汽车讯 在2025年6月的某天,汽车界因一张微博照片热闹起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贝瑞德与小鹏汽车掌门何小鹏的合照引发诸多猜测。何小鹏转发回应后,大家对这场会面背后的故事更加好奇。其实这与大众和小鹏的战略合作,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有关。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曾靠燃油车称霸,但新能源浪潮下显得滞后。2023年其新能源车在华占比仅6%,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MEB平台造的电动车在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上难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软件子公司也问题不断。而小鹏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凭借技术闯出一片天,XNGP系统在复杂路况表现优秀,电池技术等也很本土化。虽然小鹏曾面临销量和盈利压力,但一直在进步。大众和小鹏的合作从2023年7月开始。大众投资小鹏成战略股东,签技术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车型。之后合作不断深入,涉及平台、软件等多方面,还计划共建超快充网络。何小鹏提到的图灵AI芯片集成是合作在智能化领域的新进展。'老友相聚'背后有重要信号。这让市场放心,双方合作顺利且是深度战略绑定。或许还有新合作计划,比如小鹏技术用于大众高端车型等。高层间良好关系也有助于合作。合作对双方好处明显。大众可加速转型,节省成本,弥补不足;小鹏可获资金支持,提升形象,走向国际。但合作也面临挑战,如技术整合、主导权协调、市场竞争等。展望未来,2026年首款合作车型上市是考验。双方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可能扩大份额,小鹏或加速国际化,大众可能推广合作模式。最终合作成功与否要看多方面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盖世汽车讯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转型,这要求加强全球性合作。然而,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国际合作变得复杂。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与会者达成共识:全球汽车产业合作模式已步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出海成果显著,按照预测,汽车出口规模可观,零部件出口规模也很可观。当前,汽车相关的诸多方面都具有全球化属性,但过去全球化的成功路径如今已不适用。整车销售壁垒在增加并向供应链延伸,许多国家想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同时,供应链复杂且脆弱,存在脱钩断链风险。这让中国汽车公司链接世界汽车产业变得重要。新的合作模式包括以中国车型和智能化供应链与其他地区产业衔接,发展海外配件和服务体系。许多企业在海外积极布局,小鹏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策略已见成效。跨国公司也在改变,中国不再只是大市场,更是研发和新技术应用的支点。外资企业在华变革速度和深度超疫情前十年总和,虽然面临压力,但仍会加大对华投资,重点在研发领域,且研发本土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产业变革和贸易壁垒下,全球汽车产业更需紧密合作实现共赢。中国电动百人会等正构建合作平台,推动全球合作效率提升,实现产业链接。

盖世汽车讯 近期有博主透露,特斯拉已在中国着手铺设V4超充桩了。从博主所分享的场站照片能看到,这个V4超充站位于甘肃定西高速接驾嘴服务区,而且现场有特斯拉汽车正在充电。据悉,特斯拉V4超充桩的峰值充电功率可达500kW,并且能够兼容400V - 1000V的电压平台。对于像Cybertruck这种800V的车型来说,其充电速度能够提升30%。反观特斯拉在国内普遍部署的V3超充桩,其充电峰值功率约为250kW左右,V4超充桩的峰值功率跟V3超充桩相比可是翻了一倍呢。不过,目前国内在售的Model 3、Y、S、X等车型,由于电压没有改变,在V3超充桩上充电电流就已经达到极限了。所以,V4超充桩对这些车型的快充能力并没有改变,仍然是15分钟能增加320公里的续航里程。很明显,特斯拉的V4超充桩是为其下一代车型做准备的。要是后续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的电压能升级到800V以上,那么在V4超充桩上的充电时长就能够缩减到20分钟以内了。